点此购买报价¥20.20目录:图书,历史与地理,历史,中国史,综合,
品牌:葛庆华著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ISBN:7806189726
·条码:978780618972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0开
媒体推荐
序
葛剑雄
1986年,我在翻译何炳棣先生的《1368~1953年中国人口研究》一书时,他提到的一个重要史实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太平天国战争后的半个世纪里,仅河南光山一县就向苏南、浙西、安徽和江西近六十个地方输送了一百万以上的农民。南京城大平天国以后的人口中有十分之七来自安徽和湖北,除此之外的整个江苏西南地区实际上是河南的农业殖民地。 由于河南移民占统治地位,该地区的耕作方法、社会习俗和妇女服饰都已改变。20世纪一位学者在南京附近编成了一本豫南民歌选集。
这使我想起了出生地浙江吴兴县(今湖州市)南浔镇的情况:幼年在镇上生活时就注意到镇上不乏外来移民的后代,但来自本省绍兴、宁波和安徽徽州等地的移民集中在镇上,一般从事商业;而来自苏北、河南等地移民则聚集在镇外,从事一些本地人不愿干的行当。我的父亲迁自绍兴,母亲一家则迁自徽州,都属于太平天国战后的移民或其余波。
1996年秋,我与日本大阪大学文学部的滨岛敦俊教授等人去浙江长兴县调查,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该县县城一带的人口主要是来自周围的移民,离县城稍远的丘陵地区是来自浙江南部却河南的移民,而离县城最远的山区基本上都是土著居民,这一格局是太平天国战争结束后才形成的。
以后又与滨岛先生谈起嘉兴一带的渔民,他们也是太平天国战争后移民的后代,所以保持着与当地农民不同的风俗习惯,供奉的偶像也不同。
当时我已基本完成了《中国移民史》第一、二卷的撰稿,在《导论》部分对太平天国战后的移民已有所涉及。这一阶段的内容属于由曹树基兄撰写的第六卷,他对太平天国战争对移民的影响也作了大量论述。但限于体例和篇幅,什为通史的《中国移民史》虽多达六卷,却还包括不了这些内容,更无法作更深入的论述。
我知道,以中国移民史内容之广泛、影响之深远,—部通史是远远不能包罗的。若要对阶段性的、地区性的、专门性的移民历史作研究,只能寄希望于各种专门史和各种专著,而中国移民史的研究也需要大批专门人才。所以这些年来,在我指导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中,相当一部分就是以移民或人口迁移作为选题的,我的影响自然起了很大的作用。令人欣慰的是,经过诸位同学的努力,这些涉及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移民历史的论文完成得相当出色。经过进——少补充和提高,安介生的《山西移民史》、张根福的《抗日战争期间浙江省的人口迁移》都已经出版,现在葛庆华的《近代苏浙皖交界地区人口迁移研究(1853—1911)》在上海市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的资助下也将出版了。
让庆华选择这样一个博士论文题目,或许不无我对故乡的偏爱,但更多的还是考虑到它的意义。不管人们对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作如何评价,太平天国战争对中国人口造成的空前损失及其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是无法否定的,在完成了《中国移民史》和《中国人口史》后,我更坚定了这样的看法。苏浙皖三省相接地区不仅是人口损失最多的地区之一,也因其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又毗邻上海而对中国近代的历史进程起着重要作用。这一研究的价值无疑可超出移民史本身,而对研究者来说,也能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和提高。
……
目录
序/葛剑雄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三、资料来源
第一章 背景分析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一)清军的滥杀是造成本区人口损失惨重的一大原因
本区由于地理位置关系,成为两军争夺的焦点。同治元年(1862)清廷的一份上谕规定:“随贼打仗抗拒官兵,不能及早反正,将来克复城池,悉行剿杀。”负责镇压太平军的湘军不折不扣地执行了这道上谕,攻陷宁国府城(治宣城县)时,“大呼直入,一律斩薙无遗”;攻入旌德县,挨村洗劫,“逢人便杀”。安吉、孝丰、武康等县的凋残,也与“官兵退相杀掠”有莫大的关系。故此,当时的在华传教士讥讽地指出:“清兵好像在同叛军竞争到底谁更凶残,他们每到一地便洗劫一空,无耻地、毫不留情地对待可怜的民众。”鉴于军队的这种破坏性,清军统帅曾国藩不得不在同治元年(1862)发布禁令,严整军纪。
毋庸讳言,太平军对此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在战争初期,太平军纪律严明,将领约束部下较严,“对于人民,皆甚和平,又能竭力保护,以收拾人心。其有焚掠肆虐者,施以极严之军法”。但至战争后期,太平天国领导层滋长了享乐思想,不思进取,朝纲败坏、纪律废弛,太平军抢掠财产、滥杀无辜的事情时有发生。“至日杀数人,亦不能禁其抢掠,不肖者且阴纵之”。这些也是无可讳言的事实。但太平军的“杀掠”与清军是截然不同的,他们镇压的对象主要是官僚豪富和缙绅地主,对一般民人则是力戒滥杀的。当时在华的外国人亦有同样的看法:
没有疑问,叛军也有时迫不得已必须相当无情地使用他们的大刀,但这只在为了保护他们绝对安全的时候才会使用。城里的人也许逃避一空,且由于各种原因致死而躺在地上的尸体,为数也可能很大,但若把这种情形归罪于长毛的过分残酷与嗜血成性,那是很不公平的⑤。
并且就程度而言,清军杀戮的残酷性较太平军有过之而无不及,对此,当时的封建文人也不得不承认,“各处烧杀抢掠,亦多有为溃败之官军所为者,不尽属贼也。又官军败贼,及克复贼所据城池后,其烧杀劫杀之惨,实较贼为尤甚,此不可不知也”。
(二)战争期间自尽的风气加大了本区的人口损失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人们深受“忠节”思想的影响,情势危急时,往往采取自尽的方式以免受辱,这尤以妇女为甚。当时的在华外国人对此深有体会:
根据近二十年来英国军队的经验来说,我们知道中国城市被武力占领时,往往发生举家自戕,妇女老少自尽,以及由于毫无根据的恐怖而纷纷投河入江的惨剧,以致丧失了无数的生命。……我们由此可以推论,本省太平军所攻克的许多人烟稠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