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和它的卫星
2006年8月24日,经过激烈的争论后,2500名科学家和天文学家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投票决定,将冥王星从太阳系九大行星的行列中分离出来,列入“矮行星”。
“矮行星”的定义为:同样具有足够质量、呈圆球形,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
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24日通过的新定义,“行星”指的是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并且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因此,运行轨道呈椭圆形、与海王星轨道交叉的冥王星自动丧失了被称为行星的资格。按照新的定义,太阳系行星将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这样,在争议声中,冥王星被逐出了太阳系大行星的行列,变成了一颗“矮行星”。
小资料:
冥王星在1930年2月由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
冥王星基本参数:
轨道半长径: 5,913,52万 千米 (39.5 天文单位)
公转周期: 90800 日
平均轨道速度: 4.74 千米/每秒
轨道偏心率: 0.250
轨道倾角: 17.1 度
行星赤道半径: 1500 千米
质量(地球质量=1): 0.0026
密度: 1.1 克/立方厘米
自转周期: 6.39 日
卫星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