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开宝初年,成都锦江桥侧住着一个叫周处士的人,他有一件收藏品令周围的人很感兴趣。周处士有百余颗各色小石子,石子上的花纹有的像飞禽走兽,有的像花草云凤,有的如同人形。他把这些石子浸在一只盛满水的白色器皿中,看上去显得更富有情趣,常有许多人来观赏,对他的收藏赞不绝口。
这些石子中有一颗很特别,椭圆如肾形,色泽乌润,每将金子放在它的旁边,石子的颜色就会发生变化,透出紫色,人们对此颇感奇异。曾有一位玉工见了,说这是一块黑玉,后来,又来了一位道士,他对周处士说:“这不是黑玉,而是一件宝物。如果验证它,可用普通石子和它比较,此石比普通石子要重几倍。把水银涂在它的表面,会像敷粉一样自然。如果用大把火烧炼,石子可成为紫磨金,这样你就富有了。”周处士说:“我怎敢用大火去烧,倒不是不想富,是怕把我的宝贝弄坏了”,遂一直将石子留在身边。
后来,周处士遇盗贼行窃,石子被人偷走去,从此这颗石子就失去下落。道家《仙人照宝经》上说:“凡有金的地方,旁边的树木都是黄色的,那里的石头也多是乌润色的,水银涂在上面,自然粘着,用秤称有金的石块,比普通石头要重好几倍。敲磕、锤击使它破碎是很困难的,须用大火烧锻,这样可以得到真金,这种金称为宝金,能够炼就金液还丹,服之可羽化登仙,不是世间平常的金子。”
如此看来,此前那为道士所说的,莫非得之于这本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