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玻璃生产中的几个概念问题
在玻璃管制口服液瓶的制造过程中,ZP一18型管瓶机是直接利用玻璃拉管厂已经拉制好的药用玻璃管进行生产的,操作人员一般不熟悉玻璃制造的一些术语,对一些基本的概念不太理解,因而弄清概念很有必要。
1.玻璃的料性
玻璃在熔融的过程中粘度是温度的函数,并属于非线性的关系。粘度随温度的变化快慢是一个很重要的玻璃生产指标,常称为玻璃的料性。
粘度随温度变化快的玻璃称之为短性玻璃;粘度随温度变化慢的玻璃称之为长性玻璃。如果用熔制与成型的温度差来判断玻璃的料性的话,则温度差越大,玻璃的料性就越长。
玻璃的粘度随温度下降而增大的特性是玻璃制品成型和定形的基础。玻璃的料性的长短,直接决定了管制瓶生产设备的设计速度和制瓶的生产效率。长性玻璃适合制造复杂的成型玻璃制品,短性玻璃适用于成型筒状的玻璃制品。
2.成型与成形的区别
所谓成型就是玻璃制品的被加工形式由非定形到定形或半定形的工艺,即将非定形玻璃材料成型成制品的加工和预定型坯的加工过程。
所谓成形就是玻璃制品的被加工形式由定形和半定形到定形的工艺,即将预定型坯或已定形的半成品加工成形的过程。
3.药用玻璃管圆口的原理
玻璃的表面张力系指玻璃与另一项接触的相分界面上,在恒温、恒容下增加个单位表面时所做的功。它表示表面的自由能具有把物体的表面收缩成最小表面积的作用,即收缩成球体的趋势。
在拉制药用玻璃管时,当玻璃管两端被截断后常常形成不整齐的毛口。这时经过火焰的烘烤,玻璃管边缘玻璃成为熔融状态,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玻璃管的边缘变成圆滑的圆柱状,这就是圆口的原理。经过圆口的玻璃管在长途运输时能够减少玻璃管的损坏,提高材料的利用率。所以国家标准对药用玻璃管的端口规定了必须进行圆口的要求。
4.瓶底厚度控制的意义
玻璃在受到剧烈的温度变化而不被破坏的性质称之为热稳定性。玻璃的热稳定;陛的大小,通常用试样在保持不被破坏的条件下所能经受的最大温差来表示。
管制口服液瓶在高温灭菌时,灭菌柜内的温度一般为116℃以上的温度,而工作环境温度一般为30cC左右。这样灌装好的口服液进入灭菌柜后,瓶子一般要承受较大的高温差。如果温度差超过玻璃的极限温度差,管制口服液瓶必然出现破裂。而出现破裂除与玻璃本身的线膨胀系数大小有关外,也与玻璃缺陷、残存应力、瓶口项隙空间的大小、壁厚均匀程度及瓶底的厚度有关。
最常出现破裂的位置往往在瓶底与瓶身的连接处,表现为整个瓶底较为整齐的脱落。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多为瓶底与瓶身连接处的结构不是很圆滑的过度,连接处的厚度较瓶壁偏厚,致使该处出现微不均匀结构,造成残余的结构应力,使强度大大降低。另外,玻璃的热稳定性与制品的壁厚和导致瓶子破裂的急变温差有一定关系,制品的厚度越大,所能耐受的急变温差越小。
在温度骤变中,沿着玻璃的厚度,从表面到内部,不同处有着不同的膨胀量,由此产生了应力。当应力超过玻璃的极限强度时,就造成破裂。所以降低玻璃的膨胀系数和减小玻璃瓶底的厚度是非常关键的,生产中必须对瓶底的厚度进行控制,以减少高温灭菌时瓶子掉底的现象。
作者/ (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