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PVC多层共挤膜输液袋的研制及质量标准(上)
摘要:研制非PVC多层共挤膜输液袋并制定其质量标准。方法:将聚丙烯、聚乙烯、聚酰胺按一定比例共混,制备挤出膜后制成输液袋,按照大容量注射剂的要求考察并制定其质量标准。结果:该输液袋质量优良,制作简单,不需配套昂贵的生产设备。结论:非PVC多层共挤膜输液袋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关键词:非PVC多层共挤膜;输液袋;质量标准
我国目前年产输液约十几亿瓶,绝大部分容器都是玻璃瓶,小部分是塑料瓶,但玻璃瓶和塑料瓶包装输液存在使用过程中易被污染等共同缺陷,给临床用药带来潜在的隐患。近几年来,塑料袋装输液因其制造简便,生产占地面积小,重量轻,耐压,运输方便,可快速输注且输注时污染小等许多优点,发展较为迅速。目前,国内输液袋的包装材料绝大部分为聚氯乙烯(PVC)材料,原料价格虽然较低,但PVC输液袋存在很多缺点,且质量不够稳定,故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明令不得使用。因此,开发一种新型的软包装袋已势在必行。
1仪器及材料
11仪器
ST-65A型挤出吹膜机(台湾亚洲机器制造有限公司);HDX-环氧乙烷消毒炉(杭州电达消毒设备厂);202A-型数显式干燥箱(上海浦东荣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KQ-500B超声波清洗器(上海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UV-2401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Orion828型pH测试仪(广州市金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DDS-11AT数字电导率仪(上海雷磁仪器厂);FA1604S电子天平(上海天平仪器厂)。
12材料
聚丙烯(PP)、聚乙烯(PE、PPE)、尼龙(聚酰胺,PA)均为医用级,型号分别为B205、21H、218W、522、1010、430(产地为日本、沙特阿拉伯、北京燕山)。
2非PVC多层共挤膜输液袋的制备
将医用级PP、PE、PPE、PA分别按一定比例共混后,成为3种材料,再在挤出机上共挤,在多道复合膜机头上吹膜成型,制成各种规格的膜料,吹膜时压缩空气经过045μm微孔滤膜过滤,以保证成型的膜料内表面微粒在合格的范围内。将各种规格的膜料按要求印刷标签,用前除去外包装,吸尘,经环氧乙烷消毒后,纯水清洗膜料外表面,在洁净厂房成型,经密封性检查后,安装灌装口及密封的保护小袋,经成品检查合格后,封外袋及装箱。
3质量标准的制定[1,2]
31外观
以目力检验,袋体应无色,无明显杂质、斑点、气泡;袋内、外表面应平整、光洁,不应有明显的条纹、扭结和扁瘪,在灭菌和储存期内不应有粘连;灌装口应有密闭的保护小袋,输液袋下端应有悬挂孔眼。
32物理性能
321密封性:取输液袋,从灌装口通入50kPa压缩空气,浸入20℃~30℃的水中15s,袋体周围应无气泡出现。
322离心变形:袋体在4℃和37℃下分别受5000g离心作用30min,应无明显永久变形。
323强度:将输液袋加水至规定容量,在常温下将输液袋按正常使用方式悬挂,在出口处挂上2kg重的物体15s,灌装口、输注口与袋体不出现断裂和泄漏;挂上2kg重的物体60min,悬挂孔眼不出现断裂。
324排出阻力:将输液袋在(23±2)℃条件下充水至规定容量,封口,挂于输液架上,插入一次性输液管,打开一次性输液管流量调节器至全开,袋内液体能基本排尽。
325耐温性:取输液袋充水至规定容量的一半,封口,用适宜的纸盒包装,置于—10℃条件下24h,取出放入(50±2)℃的水浴中20min,取出冷至室温,按“321”、“322”、“323”、“324”项进行试验,应符合各自项下规定。
326水蒸汽透过性:(1)取10个输液袋充09%氯化钠溶液至规定容量,封口,称重,精确到001g,不加外袋置于4℃~6℃、相对湿度在65%~70%条件下保存14d再称重,计算减少重量百分数,平均水分透析率不应大于02%。(2)取已装有规定容量溶液的输液袋10个,不拆开外包装,称重,精确到001g,按生产条件包装后置于(20±1)℃、相对湿度在65%~70%条件下保存14d再称重,计算减少重量的百分数,平均水分透析率不应大于02%。
327透明度:取10个输液袋置于40℃恒温干燥箱2h,取出冷至室温,充经微孔滤膜过滤的纯化水至规定容量,在光线明亮处和黑色背景前用目力观察,均能清晰辨别液体内有无异物或混浊。
328字体清晰程度:取100个输液袋充水至规定容量,封口后置于消毒车上,于115℃饱和蒸汽中灭菌30min,放冷后,置于—10℃条件下24h,取出后观察袋体,袋上字体均清晰,无模糊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