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搜狐新生活论坛之《全球化时代的瘟疫:中国式应对》上,公共卫生专家、传染病专家、社会学家就目前人类面临的传染病风险及国家责任、公民责任进行了深入探讨。内容如下——

北京协和医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黄建始
李志岩/摄
搜狐健康:几位共同的观点就是我们社会结构的变化,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和迷信科学导致现在传染病风险的增加。我们现在需要做的不是战胜、消灭病毒,而是更加认识病毒,去认识到我们所面对的危险。我知道黄教授的课题组曾经做过一次专门的研究,就是对中国面临的传染病风险的分析。结果显示威胁中国的重点因素主要有哪几项?
黄建始(北京协和医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这个研究是一个综合的项目,大概进行了三四年,我们主要发现,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不仅仅由微生物决定,它还和一个国家的机制和体制、政治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移民、贫穷、教育等等一系列有关,甚至气侯的变化都有关系。
我们开始是通过文献回顾发现,大概至少有十二类、五十种因素都和传染病的发展和流行有关系。后来我们又征询了国内一百八十多名在十二个领域最顶尖的专家,统计认为有十二类、四十七种因素都对传染病的发展有影响,有的因素是增加,有的因素是降低,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环境。
通过分析和综合资深专家的共识,我们确认了47个影响未来传染病在中国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危险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在未来10-25年在中国的可能变化趋势。主要发现如下:
17种传染病危险因素在10-25年里可能有增加的趋势,包括老龄化、气候变暖、移民和城市化。
5种传染病危险因素在10-25年里可能基本保持现有状况,包括密集式耕作和失业。
8种传染病危险因素在10-25年里可能有减少的趋势,包括收入差距,贫穷和营养不良以及医院内感染。
17种有利于控制传染病的因素在10-25年里可能有增加的趋势,包括教育水平,水和食品安全以及公众的健康意识。
我们的研究发现,中国这些年布鲁氏病的上升就和牧羊业管理不善有关。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性病的死灰复燃就和许多非法性交易和毒品等有直接关系。
搜狐健康:重点威胁中国的传染病因素有所改变,重点监测的项目需要做哪些改变?
黄建始:中国现在的传染病防控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世界一流水平,我们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子监控系统。但是关键不在这里,关键是如何提高中国公共卫生人员以及全民的健康意识,能够真正地在疾病的诊断治疗方面规范化,这才是最重要的。
李楯(中国社会科学院著名社会学家):黄教授这里提到的,提升整体包括政府和公众的健康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检测过于技术化了,尽管我们的技术水平已经非常高了,但事实证明只有技术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虽然技术非常重要。
新生活论坛之--全球化时代的瘟疫:中国式应对
观点陈述:全球化时代的瘟疫--中国式应对
微生物喜欢就让我们活下去 否则就把我们杀死
传染病风险有增无减 威胁因素已发生变化
改变观念是健康的关键 防疫情政府责任不容推卸
面对传染病 我们该用什么样的姿态?
SARS留给我们最有效的经验教训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