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将军请求迅速援救。史迪威随即派我将手令送去给新38师师长孙立人。"由此,王楚英也亲历了这场意义非凡的战役。
4月19日拂晓,经过周密计划,孙立人麾下113团团长刘放吾带着部队秘密渡河,奇袭仁安羌。清早天不亮就开打了,一下子就摸到日军炮兵阵地,又是手榴弹又是冲锋枪。敌人的炮兵连开炮机会都没有,掉头就跑。后面的日军以为是整个阵地崩溃了,慌忙派了一个大队来增援。刘团长带的两个营,其中一个已迂回到敌人援兵的后面,前后夹击,把新上来的那个大队也打垮了。"那个英国兵本来都很软弱的,忽然他们力气来了,抱起那个中国兵向天上抛。"王楚英记得,英军第一师师长跑上山头,找到正在指挥作战的孙立人,抱住他就哭,把孙立人的衣服都弄潮了。
"仁安羌大捷"是中国远征军取得的第一场胜利,以少胜多轰动了世界。我军参战合计不过1121人,打败了装备精良的近万人日军部队,在王楚英看来,只有善谋善断的孙立人将军才能够作出这种以寡击众非凡决断。
不过,孙立人没想到的是,当他正准备集中全师兵力再一次发起进攻的时候,英军却突然不告而退,史迪威也不得不放弃原先的"平满纳会战",改为筹划曼德勒会战。这样一来,新三十八师就深陷敌后,只能够担任掩护英军撤退的任务。中国远征军丧失了有利战机,随之而来的,是盟军的全线崩溃和数万远征军将士葬身异域。
密林中蚂蟥吸干战士们的血
美、英、中三方各有各的想法,战略意图混乱。史迪威寄予厚望的曼德勒会战还没有开始实施就已经宣告破产。中国远征军被迫撤退。
5月1日,第五军杜聿明决定突围回国,直奔云南。然而中国远征军回国的道路已被日军切断。面对日军的严密封锁,杜聿明无计可施,下令远征军部队各寻生路。他自己率领一万三千人的部队,闯入被当地人称为"绝地"的野人山,希望能绕路回国。
当时,有1500名伤兵实在无法随军长途跋涉,从大局着想,他们留在了莫的村堪迪佛塔旁的医疗站。但也不愿受被日寇俘虏之辱,慨然于5月21日凌晨集体引火自焚,含恨而终。
回国的路途,同样惨烈。正值缅甸雨季,野人山洪水汹涌,蚂蟥、瘴气、传染病,环境复杂的原始密林中,到处潜伏着中国军队无法想象的死亡危机。
王楚英说,密林中的蚊虫叮人很厉害,特别是树上的旱蚂蟥,许多人走累了,就靠在树下歇一歇,蚂蟥悄悄从树上掉下来,钻进去,就开始疯狂地吸血。后面的人赶上来,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恐怖情形:他们动也不动,满身的蚂蟥还在拼命吸着他们的血,人,已经死了。因为缺乏向导,很多人迷失了方向,饥饿、疾病......一些人因为忍受不了无休无止的折磨,在绝望中相互射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