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干民兵的训练是辛苦的,后勤组的工作也不轻松。训练场上的凉开水是后勤组的同学们从两公里以外的食堂,两个人抬一个保温桶,一桶一桶地提前送来的。上千人训练要喝的水,从未间断,他们走的路、吃的苦并不比我们少。
训练了近半个月,有天下午,各排民兵正在就地休息,学生会军体部部长跟体育老师到各排来挑!旗手和护旗兵。他们先到我们排挑!,我和梁月荣同学一块儿被!中参加护旗兵训练。我俩都是东北姑娘,个头都是1.7米,胖瘦又都差不多,真像姊妹俩(谁也没想到20年后我们又在同一个铁路局工作)。他们又从其他系挑!了两位女同学,参加护旗兵训练。在电信系!了一名男同学和军体部长一起参加旗手训练。教官把我们6个人集中到一起,对我们说:我们这个方队最前面是旗手护旗兵,然后是两名总指挥,后面就是由24排(每排50人)组成的1200人的方队。整个方队能否步伐整齐,旗手和护旗兵十分关键。因考虑到是女同学,故护旗兵安排4人训练。其中两人是候补。
我同梁月荣一组。年轻人都有个好强劲儿,我俩暗下决心一定要训练好。争取到天安门广场接受毛主席检阅。我们的训练十分刻苦,除4人一起训练外,还要同旗手配合,步调一致。快到八宝山预演前几天,教官确定由电信系的那位男同学当旗手,军体部长做候补。我和梁月荣参加预演,其中两名女同学为候补。说实在的,我们心里非常高兴。我同梁月荣就这样通过训练,两年都作为护旗兵通过天安门广场的检阅。现在想起来,没点韧劲,是不可能的。我也更敬佩默默无闻和我们一起刻苦训练而当两年候补护旗兵的两位女同学,和整个方队的预备队以及那些勤勤恳恳、不辞辛劳地担任后勤工作的老师和同学们。
为了赶上首都民兵师其他方队的进度,达到规定标准,10个院校的基干民兵训练虽然各在一方,但谁也不甘落在别人后面,有的同学怕影响一个班,一个排,晚上还互教互学,掌握要领。我记不清我们在操场上走了多少公里,只记得教官说过的一句话:“为了天安门前东西华表90米距离的检阅,我们要付出100倍、1000倍的努力。”仅一个月的训练,我的一双解放胶鞋鞋底就磨平了。我们的训练正如标语牌写的那样,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每当休息,各排各连拉歌是很热闹的“我是一个兵……”、“铁道兵志在四方……”此起彼落。我当时是第二排的宣传委员,少不了喊号拉歌打拍子。每天下午5点左右,大家肩扛火箭筒,手持冲锋枪,唱着:“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结束了一天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