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关系60年:四位亲历中俄60年风雨的核心人物(11)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罗高寿在文中写道,约一个世纪前,俄国的政治人物维特曾指出,在东方拥有强大和完整的中国作为邻邦,对于俄国是有利的。回顾我们两国60年来走过的道路,可以看出,彼此合作和睦邻关系的不断发展,是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标志性事件,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和平、安全和稳定。

【塔连科:新中国第一批苏联学生】

后来的俄罗斯学者在学习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时,总结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改革应该为了发展,为了提高全民的福利

米哈伊尔·季塔连科的两个主要头衔都与中国有关。其一是俄中友协会长,其二是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

远东研究所是俄罗斯政府中国问题最重要的智囊机构之一,身为所长的季塔连科,对于俄政府制定对华政策的影响力举足轻重。

经过9昼夜到达北京

今年75岁的季塔连科读中学时,中国国内正是解放战争,历史课老师让他向同学们通报自己从报纸和广播中了解到的战况,以及解放军进城的情形。

后来,季塔连科考入阿尔泰地区一所师范学校,他对孔子、孟子、墨子的哲学思想产生了兴趣。1953年,他被推荐到莫斯科大学哲学系深造,开始自学汉语。

1956年,中苏达成有关大学生互换的政府间协议,中方邀请大批苏联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季塔连科的同学闻讯后,就向老师推荐了这位苦苦自学汉语的小伙子。

第一頁    上一頁    第11頁/共13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