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格-3

MiG-3
设计师或设计局 A.I.Mikoyon/M.I.Gurevich
研制年代 1941年
用途 高空高速截击机
乘员 1人
发动机 1*1350hp AM-35A
航程 1250KM
最大速度 640KM/H(7800M)
升限 12000M
最大起飞重量 3350KG
外形尺寸 翼展10.2M 机长:8.26M 机高:3.50M
武备 1*12.7mm UBS
2*7.62mm ShKS
200Kg炸弹
2*RS-82火箭弹
1941 年 2 月,生产型米格-1 战斗机被移交给卡金斯基空军学校,同时移交的还有一批改进后的米格-1 战斗机,这些飞机后来被称为米格-3。1941 年 3 月 13 日,米格-3 在试飞中涡轮增压器发生故障,飞行员 A?艾卡托夫丧生。4 月,又有两架米格-3 投入国家验收试飞。由于重量增加了 256 千克,米格-3 的爬升率、起落性能和机动性均比 I-200 略有降低。米格-3 海平面最大速度为 495 千米/小时,7,800 米高度时最大速度 640 千米/小时。由于发动机性能不理想,飞机航程只有 857 千米,未能达到设计要求的 1,000 千米。
米高扬对试飞结果很不满意,他与发动机总设计师亚历山大?米库林进行了协商,通过对发动机进行改进,飞机在随后的试飞中达到了 1,000 千米的航程。但是交付给战斗部队的米格-3 仍存在很多问题,工厂的技术人员不得不来到部队机场解决问题,并发现了飞机武器存在不协调的现象。为了找到一个替罪羊,设计人员将罪过推到了苏联空军科学研究院的头上,该院的几位专家因此而被解职,研究院主任亚历山大?菲林则被内务人民委员会逮捕后枪毙。菲林在苏联航空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是苏联第一位飞行员出身的设计师,并试飞过所有被送到苏联空军科学研究院的新型飞机。他还是一位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研究螺旋现象的专家。此外他还和米哈伊?格罗莫夫、I?斯普林一起驾驶图波列夫 ANT-25RD 创造了持续飞行 75 小时的纪录。他在被逮捕时担任研究院领导还不到三年时间,他的死对苏联航空工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悲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