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P-29

驻扎在夏威夷惠勒机场的 P-26A,它们在第 18 驱逐机大队里只是跑龙套的 小角色
伴随塞维斯基 P-35 等现代化战斗机的服役,驻扎美国本土的战 斗机中队不再使用 P-26 型飞机。到 1938 年时,只有部署在巴拿马、夏威夷以及菲律宾等海外基地的美军部队还在使用 P-26,有趣的是淘汰 下来的 P-26 往往被用作高级教练机来培训驾驶新一代战斗机的飞行员。 当波音的 P-26 生产线还在为美国陆航运转的时候,中国国民党政府也采购了一批款式与 P-26 相仿的波音 281(中方称为波音 248)战斗机,波音公司在 1934 年共为中国生产了 10 架上述飞机,不过由于 资金不到位等原因拖到 1936 年才向中国发货。这些波音 248 均由 17 中队使用(中队长黄泮扬,Wong Pan-Yang,是来自西雅图的一名华人 志愿者),并在随后参加了保卫南京的战斗。1937 年 8 月 15 日,8 架波音 248 攻击了 6 架日军三菱 G3M 轰炸机并将它们悉数击落,其中 王潘洋驾驶的 1701 号击落了首架日机(随后与队友共同击落了第二架),黄新瑞(Wong Sun-Shui,生于洛杉矶的华人志愿者)驾驶 1703 号 机击落了第三架,参加此战的波音 248 则没有任何损失。不过严酷的战局加上简陋的条件使国军的波音 248 损耗殆尽,至 1937 年末为止已 没有一架可以升空作战,第 17 中队后来换装了格洛斯特“斗士”型双翼机继续参战,其中王潘洋驾驶“斗士”将个人战果提升到 5 架,而王 森水在 1941 年 3 月 14 日阵亡前总共取得了 8 又 1/2 架战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