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63D

P-63E

具有高垂尾的 P-63F
非战斗用的 P-63 飞机,为试验 V 形“蝴蝶”尾翼、后掠机翼和为仪表飞行训练用的第二座舱而进行改装。
二战中后期,盟军转入的战略进攻,开始用重型轰炸机开始猛烈轰炸日本和德国的本土。这时轰炸机的最大敌人就是对方的战斗机了。虽然盟军有 P-38 和 P-47 这样的远程战斗机为其提供俺护可是其航程终究比不上 B-29 之流的远程轰炸机。在大多数时候巨大、昂贵的空中巨无霸不得不只依靠着自身的机枪、机炮自已给自已护航。在这样的情况下飞机的战损率非常之高,有时甚至会达到百分之二十以上。面对这样的巨大的损失怎么办?最快捷的方法就是提高空勤人员由其是机枪、机炮射手的战斗水准。可是在二战时候跟本就没有什么飞行模拟器,战斗机的训练可以让飞行员们开着飞机去天上翻跟头、拿大顶。可是轰炸机炮手们的训练可就是次上很多,他们只能操着炮塔或机枪在空中打直线拖靶。这种档次的训练跟本就没有一点的实战性,因为对方的战头机跟本不会飞成一条直线任你搂着钩机打他,所以要训练只能到实战中去练。很多炮手可能还没有完成训练就和自已身处的轰炸林一起掉下去了。空勤人空的特别是有经验有炮手的缺乏让拥有大量远程轰炸机的美国人伤透了脑筋。
正在美国军方头痛时,也不知是哪位高人出了一个注意――让轰炸机的空勤员们打一种易碎弹在空中去打一种改装的有人驾驶的靶机!首先一种用树脂合成的易碎弹被发明出来了。之后就开始寻找一种能冒着自已人的炮火前进的飞机。找来找去,大家的目光一至的落在了 P-63 这块鸡肋上!首先是因为他在一线没有什么用,然后是因为它的发动机在机身的中部被包的很严实,比较的安全。结果一大批倒了大霉的 P-63 被拆掉了武器加装了装甲编号也被变成了 RP-63。它们成了人类战争历史上决对空前决后的一个机种――有人驾驶靶机!各种型别的 RP-63 一共大约出产了三百多架。它们没有去战场上去浴血杀敌却一再的高喊“向我开炮”这可能是这种在美国人眼中不成功的飞机的最后一个比较有趣的故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