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g-15 和 F-86 非常相像,不管是外型还是出现的时间。他们的很多设计都缘于二战时期德国人的作品:比平直翼飞得更快的后掠翼喷气机。Mig-15 比 F-86 轻盈,所以爬升更快一点,当然它的平飞速度比 F-86 差一点,它能在大角度攻击中保持爬升,对我们来说 Mig-15 爬升性能确实出色……Mig-15 能爬到 45,000 英尺以上的高空,我们跟不上他们。”
――Walker "Bud" Mahurin 上校 二战中驾驶P-47,第 56 联队,21 架战绩 朝鲜战争中驾驶 F-86“佩刀”,3.5 架战绩

当二战末期纳粹德国的末日战机计划变成泡影时,梅塞斯米特和探克等人的设计成为美苏等战胜国的宝贝。几年以后的朝鲜上空出现了他们的幽灵――美国的 F-86 和苏联的 Mig-15。现在让我们回头看看 Mig-15 的前身,德国“紧急战斗机竞赛”的获胜者――Ta 183 的故事。
1942 年晚期,福克?沃尔夫工程师汉斯?穆尔特霍夫(Hans Multhopp)领导一个设计小组开始了新型号喷气式战斗机的气动力研究。1944 年,按 RLM 的要求,库特?探克(Kurt Tank) 基于这些研究成果提出了 Ta 183(设计代号),作为紧急战斗机的一个方案,竞争对手有布洛福姆?赫斯、容克、梅塞斯米特和亨克尔这些老牌飞机厂商。为了对付盟军的 B-29 和“蚊式”,Ta 183 必须具有高空战斗性能。探克的计划得到了一个有趣的名字“乌鸦” (“Hückebein”,传说中播撒灾难的乌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