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空军主力Fw190战斗机发展史(上)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Fw 190 是二次大战期间最好的战斗机之一。它是在天才的飞机工程师 Kurt Tank 教授的领导之下诞生并改进的。它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直到战争结束都是其它竞争对手追逐的对象。Fw 190 所有型号总产量高达 20,000 架以上 ,因此成为决定德国空军战斗力和作战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原型机

之所以发展这个后来被成为Fw 190的战斗机项目,有两个主要原因。在 30 年代中期,军备竞赛的趋势日益明显。而对于德国航空部而言,由于只有一种主力战斗机――即已经发展出多个改型系列的 Bf 109――因而不能确保今后一个时期内,德国空军仍能居于世界各国空军的前列。其次,当时德国航空部决策层获得的情报表明,其它空军强国至少有两种现代战斗机即将投产服役。在这种情况下,德国航空部技术部门于 1937 年冬提出了新型战斗机的技术规范。

1938 年春,这些技术规范发往各主要生产厂家,其中就包括福克?武尔夫。在 Kurt Tank 教授和工程师 Rudolf Blaser 的领导之下,一种采用星形气冷式发动机驱动、结构紧凑的战斗机诞生了。当时德国航空部决策层都是直列式水冷发动机的拥护者,对 Kurt 教授的新战斗机方案并不认可。星形发动机的主要缺点是会带来很大的空气阻力,并且影响起降时的视界。但事实证明,这些缺点可以被其它大量的优点所抵消。这在其它国家的类似战斗机中就有成功的例子,其不利影响则可以通过巧妙地选择在机身上的安装方案而减至最小。无疑,对特殊生产厂家的偏爱具有潜在的重要作用。如果不是后来发生的事情,Fw 190 战斗机项目可能就已经被束之高阁了。当时期望甚高的亨克尔 He 100 和 He 112 研制失败,两种设计都不能令人满意。初期试用之后,二者均被停产。少量已经生产出来的 He112B 也从德国空军单位中撤装,后来被卖给了罗马尼亚。出于宣传目的,部分预生产型的 He 113 则以德国新型战斗机 He 113 的名义继续使用。这个存心的误导行为取得了成功,后来就有报道部分皇家空军飞行员是被 He 113 击落的。

第一頁    上一頁    第1頁/共23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