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七厘米长,九十千克重的炮弹
为了安放火炮,首先在地下2.5米处设置一个水泥的圆筒型炮床,炮架的大部分都收容在这个圆筒里,如果炮身出于水平状态时,炮身离地大约一米左右。露出地面的部分都备有六毫米的防弹钢板,方向、高度的测距装置完全按照十二公分高炮,并备有专门的发电装置。
这样,通过各方面不懈的努力,一九四五年四月,大阪造兵厂按时出厂了第一门炮,并在滨松海岸,由黑山大佐以及中村中佐负责下完成射击试验,并收集完成了各种射击诸元,试验时初速达到每秒九百三十米,最大射高达到了二万米,发射速度也达到了每分钟十五发,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完全达到了计划要求。这样规模的火炮,仅仅在短短的一年内完成以及测试,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同时,由日本光学工业〔现在一般简称为“尼康「Nikon」”〕、东京光学、日立制作所以及东京计器等优秀光学厂商等联合开发的观测、射击指挥仪也同样经过突击开发,按时完成制作。
此时,东京已经遭受了数次的空袭,经过研讨,此炮被安装在东京西南部的久我山,并在五月被分解运送到那里安装完成。同时在日本制钢所广岛工厂的二号炮也告完成,在滨松海岸完成试射以后,也运往久我山阵地,这两门炮以及观测指挥设施组成了高射炮第一一二联队第一大队第一中队,经过突击安装,于六月底完成,据说那些钢筋还是从被炸毁的城区废墟里回收而来的。安装完毕以后,中队长以下官兵冒着酷暑,日夜进行操作训练,他们只有五十多发炮弹,只有通过基本训练来熟悉这种新装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