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德国在一战时候就已经研制出了专用的反坦克步枪,因此二战时期,德国又继续发展已经逐步成熟的反坦克步枪。其他国家也研制了大量的反坦克步枪。实际上,反坦克步枪也只是利用了早期坦克防护薄弱、机动性很差的缺点,再加上早期反坦克手段也比较少,因此也曾红火了一阵。德军在战争初期还将库存的M1918式毛瑟反坦克步枪拿出来继续使用。但是由于装甲目标的装甲防护越来越完善,运动速度也越来越快,反坦克步枪开始显得过时。因此在后期的作战当中,德军的反坦克步枪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偶尔德军狙击手也会直接使用反坦克步枪来消灭敌军火炮防盾后的炮手。德军在二战当中使用的反坦克步枪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Pz.B.39型反坦克步枪(Panzerbuchse 39):该枪由古斯特洛夫工厂(Gustloff Werks)制造,只在战争早期使用。该枪口径为7.92mm,全长1.62m,重12.6kg,枪口初速为1140m/秒,能够击穿25mm的装甲。为了增强其效率,该枪在后膛两侧安装了两个弹药舱,里面各有10发子弹,一分钟之内就能射出这10发子弹。该枪在1939到1940年间曾经被大量使用,其中入侵波兰期间,有568枝Pz.B.39投入使用。但是在法国战役之前,Pz.B.39反坦克步枪就被认为已经过时了。因此1941年之后对该枪的使用减少,当年11月就全部停产了。不过在德军入侵苏联的时候,仍然有约25000枝Pz.B.39在使用当中。其总产量为39232枝。另外,部分退役的Pz.B.39被德军作为枪榴弹发射器使用,并被赋予新的编号:Gr.B.39。改造过的枪榴弹发射器可以穿透125mm的装甲。
Pz.B.40k型反坦克步枪(Panzerbuchse 40k):该枪由克力格霍夫工厂(Krieghoff)研制,口径7.92 mm,是一种半自动反坦克步枪。该枪的早期型号利用了MG34机枪的枪托和两脚架来简化制造流程。为其特制的子弹可以穿透25mm的装甲板。
MPz.B.41型反坦克步枪:该枪并非是土生土长的德国货。它是由著名的捷克斯洛伐克武器制造厂(Ceskoslovenska Zbrojovka,简称CZ)研制的,口径也为7.92mm,其外形颇为前卫。此反坦克步枪据说只装备了武装党卫军。
步兵可以利用枪榴弹来攻击手榴弹掷弹范围之外的装甲目标,而且精度比较高。比起反坦克步枪而言,其威力更大。
德国采用的第一种反坦克枪榴弹是P40型枪榴弹(Schuss Granate P40)。这种枪榴弹具有枪榴弹的突出特征:带有稳定翼,通过经过改装的Kar 98k步枪发射。改装措施一般是在Kar 98k步枪枪口套上专门的套头发射器。它于1941年开始装备伞兵,但是并不成功,因此1942年就停止使用了。除了钝头锥体弹头以外,还有一种有支架的弹头。
1943年,步枪上面的套头发射器被一种新的发射器取代。这种发射器尽管同样套在枪口上,但是适用的枪型更多,包括Kar 98k步枪、StGw 44冲锋枪和FG 42伞兵步枪等,而且能够发射更多型号的枪榴弹。此种发射器的口径为30mm,长25cm,重约0.75kg,一直到1944年5月才停产,一共生产了1450114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