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家,他的文治武功历来为后人所称道,他能够在马上争得天下,又能下马治理好天下,不愧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帝王,在他当政期间,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太平盛世--贞观之治。他诚信待人、兼听纳谏是出现盛世局面的重要原因。458.0pt 503.8pt 549.6pt 595.4pt 641.2pt 687.0pt 732.8pt; mso-layout-grid-align: none" align=left 作为一代明君的唐太宗,非常重视臣下的意见,他知道一个人的耳目是有限的,看到的、听到的都很不全面,思虑也难以周全,不集思广益,难以实现天下大治。他说:“一日万机,一人所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贞观政要》卷二《求谏》篇)》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贞观政要》卷一《政体》篇)太宗自少年时就喜欢弓箭,善于射箭,从晋阳起兵到大唐一统天下,南征北战,一直弓箭不离身,得好弓数十张,后来拿给工匠看,工匠说都算不上好弓,这些弓木心不直,脉理都斜,弓虽然硬,发箭却不直。因此使太宗顿悟;“我以弓箭定天下,尚且不能识别弓箭的优劣,何况天下的事我怎么能都懂得?”自此,他极力倡导臣下谏诤。
早在唐太宗刚被立为太子之时,就下令百官上书,提出关于治理国家的意见和建议。正式即位后,又号召百官“上封事”(《旧唐书太宗本纪》),结果上书奏事者甚多。太宗对所上之书,无论条文多少,都能孜孜不倦,出入观省,尽量体察下情。
唐太宗还用奖赏的办法,鼓励臣下直谏。如给事中张玄素谏修洛阳宫,赐绢二百匹;中牟丞皇甫德上书切谏,赐帛二十段等。由于唐太宗的积极求谏,诚信纳谏,使臣下都敢直言进谏,一时谏诤之风盛行。上自宰相御史,下至县官小吏,甚至宫廷嫔妃,都有人敢直言切谏。这种开明的-局面,在中国封建社会是罕见的。
有一次,太宗问魏征:“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魏征回答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而后举例说明之:“从前尧帝虚心详细地询问百姓,所以能够听到有苗部族的恶行。舜帝能够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情况和意见,所以共工、鲧、驩兜不能蒙蔽他。秦二世偏信赵高,所以造成在望夷宫被杀的灾祸。南朝梁武帝偏信朱异,所以受到在台城被囚至死的耻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所以招致在彭城阁被缢杀的灾祸。所以说君主广泛听取和采纳意见,位高权重的大事就蒙蔽不了,下情就能够上达。”太宗认为魏征说得很有道理。从此,他更加广泛求谏,从谏如流,百官于是更加积极进谏。
贞观一代,谏臣济济,其中最突出的当属魏征。他纳谏最多,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他共进谏200余事,深得太宗的赞赏。他性格耿直,敢于直谏,有时不顾情面,当面与太宗争执,既使皇帝大怒,他也神色不变,坚持已见。公元626年,唐太宗下诏征兵,规定不满十八岁而身体粗壮的都可以征兵。魏征坚决反对,不肯签发敕令。太宗连催几次,他都不理,太宗大怒,训斥他抗旨不遵。魏征严肃地说:“臣听说竭泽而渔,就无渔可捕了。陛下将不满十八岁但身强体壮的男子都征来当兵,以后再到哪里去征兵呢?再说他们的田地谁来耕种?国家的赋税谁来承担呢?”并严厉指出为君不能失信于民的道理,太宗愕然而悟,承认了自己的过失,撤销了这道诏令,并且还提拔魏征为太子太师。
有一年冬天,唐太宗正在玩耍一只漂亮的鹞鸟,见魏征进来了,怕他责怪,就赶紧把鸟藏在怀里,魏征奏事时间很长,太宗只好静听,等魏征离开,那只鹞鸟已经闷死了。有一次太宗退朝回到宫中,怒气冲冲地说:“会须杀此田舍翁。”皇后长孙氏忙问跟谁发怒,太宗答:“魏征每廷辱我。”长孙皇后说:“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明之故也。妾敢不贺。”(《魏卷公谏续录》卷下)这句话既肯定了魏征的刚直,又颂扬了太宗的英明,太宗听后怒气渐渐平息下去。
作为位尊天子、曾经咤叱风云的唐太宗李世民,有时也是很难接受劝谏、承认自己的错误的,臣下当面与他顶撞,使他很没有面子,但他都能够想通以及承认错误,衷心纳谏,这正是太宗的伟大与宽容之处,是历代许多帝王不能做到的。 贞观中期以后出现了盛世景象,大臣们极力赞颂太宗,只有魏征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给李世民指出缺点,时刻警戒他。李世民也保持自己的从谏之风,他经常强调:“主纳忠谏,臣进直言。”(《贞观政要》卷三《君臣鉴戒篇》)贞观期间,由于他从谏如流,集思广益,军政大事很少出现错误,因此出现了治世。
唐太宗的纳谏,在中国历代传为美谈,而魏征的直言善谏也传为千古佳话。公元643年,魏征病死,李世民十分悲痛地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联尝宝此三镜,用防已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隋唐嘉话》卷上)
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诚信纳谏,是由于他亲自参加了隋末农民战争,亲眼看见了隋朝的灭亡,因此,他经常以隋亡为鉴,与群臣论治,清醒地认识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以隋炀帝为镜子,隋炀帝因为护短拒谏,偏信虞世基,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陷没郡县时,虞世基仍报喜不报忧,隋炀帝还什么都不知道,下情无法上达,所以落得个国破身亡。
唐太宗李世民是古代封建帝王中最善兼听纳谏的,由此使他的治国方略避免了不少错误,维护和巩固了封建统治,使他的王权得以牢固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并使国家盛极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