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涡桨发动机的 运-11B 。运-11B实际上就是运-12的原型。1988年底,运-11B改型开始设计,共制造两架原型机,一架用于静力试验,另一架用于试飞。原型机1990年12月底在哈尔滨首飞。1991年进行调整适航试验,1992年取得国家型号合格证,由于未获得订货,未能投产。运-11B单价380万元(1993年)。后哈飞提出运11-B1方案,计划重新设计机翼,采用机翼整体油箱,并使用运-12的平尾,采用美国金氏公司的导航系统和美国大陆公司的TSIO-550-B发动机。发动机安装位置稍向外移。1979年地矿部对当时哈飞已经研制成功的运-11不满意,表示载重量太小,希望能再设计一种5吨的商载重量,乘客17到19名,为地质勘探飞行服务的涡桨支线飞机。但出于中国特色的体制限制和互相制肘,航空部门拒绝为地质部的航空项目立项拨款。于是地质部被迫自行拿出100万元的启动资金,这在当时还相当客观。由于航空部门对新项目立项有审核批准的权力,哈飞无法立项,于是 运-11T 名义搞起了运-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