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形象在历史上已经定格,一位风流才子,毕生游历广泛,不仅新诗、散文写得漂亮,更招人耳目的是其情窦硕大,情史灿烂,三次恋爱——一说是三次半,那半次恋爱的对象为凌叔华,两人的关系半是恋人半知交,他的隐私簿“八宝箱”(即风流簿)就交由凌保管,内有他的日记与私密文件,还嘱托她为其写传(一部风流情史而已)。徐有过两次婚史,都轰轰烈烈,不仅是万人争窥的名流隐私、媒介事件;红尘散尽,即使书写民国社会史,徐的艳史也都难于割舍,平心而论,才子风流是本色。
徐相恋相爱的三位女子都非同寻常。
张幼仪是名门闺秀,端庄善良,外秀内慧,与徐分手后在上海经营云裳服装公司,商业上十分成功,不仅抚养老幼,还常常资助志摩。
林徽因是新女性的代表,才高趣雅,艳惊四座,让徐穷追旷恋(徐之后金岳霖步其后尘,终生思恋),虽然未能结合,心灵与学术交流与默契仍非同泛泛,徐以三十五岁壮年奔赴黄泉,就是为赶赴北平去听林的一场报告。徐在许多场合高谈两性交往的境界为“灵魂之伴侣”,大多都是暗喻“摩-因”知交的。
陆小曼属于灵艳型奇女子,交际花的外在魅力首先征服了徐才子,令他不能自持,尽管陆心有灵犀,戏曲、丹青、文章都属上乘,但短暂的婚姻生活,迥异的生活姿态,使徐-陆在精神上没有真正实现对接,反而徒生了无尽的烦恼,在志摩辞世若干年之后,小曼才体悟到徐的精神魅力,才真正感受志摩的精神体温,于是奋发编徐的文集。
此时,陆的灵与肉需要是分裂的,精神的寄托牵系在徐的身上,物与欲的满足则归于另一位美男子翁瑞午,此人是晚清帝师翁同稣的嫡孙,文辞定不及徐,但家荫丰实,多才多艺,闲趣高于学识,昆曲、丹青、医药,尤其擅长按摩之术,熟谙男女心曲,善解风情,陆从他身上获得许多徐无法给予的细蜜温情。徐在世之时,陆翁就暗通款曲,徐死后,更是鸳行鸯随,同屋而栖,是陆离不开的生活“情趣”所依。历史抒写的是功名地位的贴附,现实生活中享受的却是世俗的脉脉温情,陆的一生两件都占有了。
相反,志摩在小曼身上得到的是情色的不谐的反弹。别看他情书写得如何的缠绵,只是他迷狂的单向表达,一份文学追梦,至死,他的精神依恋还系在林徽因身上,他的赴死又何尝不是一次感情追梦(为聆听林的一次普通讲座,去完成内心的又一次爱的相知相遇的升腾仪式)。
作为新闻事件,徐陆之恋在当时是背时的,也是挨骂的,骂势最甚者应数梁启超,他是徐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