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概论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公共管理,
作者: 史柏年主编,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组编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7-1字数: 290000版次: 1页数: 246印刷时间: 2007/12/01开本: 16开印次: 8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040154078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组编的普通高等学校社会工作专业主干课系列教材之一。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社会保障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包括:社会保障概念的定义和特征、社会保障的功能和构成要素、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历史,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等内容;第二部分介绍社会保障体系中各项制度、计划和项目的内容,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第三部分在论述物质保障和服务保障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专业社会工作的功能和方法。《社会保障概论》是社会工作专业主干课教材之一,主要用于普通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使用,也适于社会福利部门和机构的行政人员、非营利机构中的管理者及各类社会工作者阅读。
目录
第1章 社会保障概述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社会保障的功能
第三节 社会保障体系
第2章 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人类生存保障方式社会化的原因
第二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形成
第三节 战后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新趋势
第四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与改革
第3章 社会保障立法与管理
第一节 社会保障立法
第二节 社会保障管理
第4章 社会保障基金
第一节 社会保障基金概述
第二节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与给付
第三节 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
第5章 养老社会保险
第一节 社会保险
第二节 养老保险概述
第三节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与改革现状
第6章 医疗社会保险
第一节 医疗社会保险概述
第二节 中国医疗社会保险制度
第三节 外国医疗保险制度
第7章 其他社会保险
第一节 失业保险
第二节 工伤保险
第三节 生育保险
第8章 社会救助
第一节 社会救助概述
第二节 中国城市贫困救助
第三节 中国农村贫困救助
第四节 自然灾害救助
第9章 社会福利
第一节 社会福利概述
第二节 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福利
第三节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第10章 社会优抚与社会安置
第一节 社会优抚与安置概述
第二节 中国社会优抚与社会安置制度
第11章 社会服务保障与社会工作
第一节 社会服务保障
第二节 社会服务保障与社会工作的发展
后记
书摘插图
第1章 社会保障概述
第三节 社会保障体系
一、社会保障体系的含义
(一)社会保障是众多制度、计划、项目结合而成的整体
社会保障是由民间的慈善事业演变而来的。最初在西方国家出现时,只是针对某一群体的某一方面需求而施行的局部性的保障措施,后来随着工业化的推进,随着社会问题的加剧,随着公民保障权利的深人人心,社会保障逐渐形成了覆盖全体国民的、满足多方面需求的、由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功能的社会保障制度、计划、项目组成的社会保障体系。
例如,最早制定社会保障法规的德国,在1883年出台的《疾病保险法》,只涉及当时国内就业人口的1/5或总人口的1/10,只是针对企业工人的疾病风险而提供的收入补偿。在其后的40多年间,德国才陆续出台了《工伤事故保险法》(1884年)、《老年与伤残强制保险法》(1889年)、《孤儿寡妇保险法》(1911年)、《矿工保险法》(1923年)、《职业介绍和失业保险法》(1927年),由此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社会保险体系。
美国自1935年《社会保障法》颁布以来的几十年间,逐步扩大并形成了一个社会福利安全保障体系,其社会保障项目大体包括就业保障、失业福利保障、老年福利保障、健康医疗保障、教育福利保障、住房保障、退伍军人保障、妇幼及伤残福利保障、其他公共援助福利保障等。
(二)不同社会保障制度、计划、项目之间具有相互联系、功能互补的结构性特征
社会保障各制度、计划、项目之并非各行其是、互不相干,而是在国家法规的宏观调控下,按照各制度、计划、项目确定的保障对象、保障条件、保障标准和保障目标、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由此形成互相联系、功能互补的社会安全网络。
从保障的范围来看,现代社会保障体系已经覆盖了全体国民,其中包括国家公务人员、企业职工、农民、雇主、个体工商业者、职工家属子女等等。
从保障的对象来看,现代社会保障体系重点照顾到了不同的社会弱势群体,其中包括儿童少年、老年人、妇女、残疾人、病患者、失业者、死亡职工遗属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