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教育的专业化研究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各类教育,
作者: 黄爱峰著
出 版 社: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9-1字数: 184000版次: 1页数: 216印刷时间: 2007/09/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6223641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体育教师需要专业化,这是世界教师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相比“承认”专业,“成就”专业有着百倍艰难,必须经历一个较长的实践过程。本书作者认为,在当代,体育教师足专门培养出来的,体育教师职业要成为专业的前提是体育教师教育必须首先专业化。体育教学智慧是体育教师职业“不可替代性”的根本,“后师范教育时代”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每一个体育教师具有专业自觉。作者试图构建这一体育教师教育学雏形,以此来消解体育教师职业周围潜伏的那些隐性“他者”引发的认同危机,消除体育教师教育领域纠缠于
“实用性”(技能本位)与“唯理性”(理论本位)之间的困惑。
作者简介
黄爱峰,1977年出生,男,湖北京山人,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1998年6月,于华中师范大学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2001年7月,于华中师范大学体育系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2005年6月,于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获教育学博士学位;2006年10月,入上海体育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研工作。主要从事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体育人文社会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目录
绪论 专业化——21世纪体育教师教育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第一节 走向专业化:新世纪体育教师教育的现实抉择
一、现代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特点
二、传统体育教师教育的困惑
三、当代体育教师教育的抉择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关于教师专业化
二、关于体育教师专业化
三、关于体育教师教育课程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构思
第一章 “实施”与“研发”:新时期体育教师的角色审视
第一节 我是谁:体育教师的角色特征透视
一、运动技能的传授者
二、自强不息的学习者
三、课余体育的引导者
四、体育课程的研制者
五、体育教学的组织者
六、体育教育的研究者
七、体育文化的创造者
八、健康教育的兼职者
第二节 内省与反思: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优化
一、当代知识观
二、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
三、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的优化策略
第三节 保持张力:体育教师的文化价值判断
一、“和合”与“争分”:中西体育文化的特质
二、传统体育价值的现代审视
三、体育课程发展中的体育文化抉择
第二章 遮蔽与澄明:体育教师的专业性认识
第一节 体育教师专业“运动技能”取向的超越
一、运动技能:传统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
二、体育教师专业“运动技能”取向的局限性
第二节 学会教学:体育教师专业化的致力点
一、教学知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取向
二、体育教学知能的特征
第三节 从经验到科学再到艺术:体育教学的三种境界
一、体育教学的三种层次
二、体育教学的内部特性分析
三、三种境界的转化
第三章 反思与借鉴: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全球化视野
第一节 他山之石:主要发达国家体育教师教育的基本特征
一、国外体育教师教育现状
二、国外体育教师教育的当代特征及发展趋势
第二节 依附与自主:中国体育教师教育百年省思
一、后发而外生:中国体育教师教育的依附发展
二、从依附到自主:中国体育教师教育基本走向
第三节 问题与思路:中国体育教师教育的现实抉择
一、中国体育教师教育的现状概览
二、中国体育教师教育领域的十大论争
三、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基本取向
第四章 夯实基础: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典型问题
第一节 体育教育类课程问题辨析
一、体育教育学科的发展与体育教师职业的演变
二、体育教育类课程问题剖析
三、体育教育类课程的重构策略
第二节 体育教师教育“术科”类课程问题探究
一、术科的来源及辨析
二、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内部问题检视
三、术科课程建设理路与策略
第五章 道亦有“道”:激活专业“引擎”——专业化视野下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变革
第一节 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意义与内涵
一、专业发展:教师继续教育兴起的背景与意义
二、专业指向: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内涵
第二节 失效的“充电器”: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低效的原因述要
一、行政管理部门:结果重于过程
二、任课教师:偏差的继续教育认识
三、体育教师自身:不当的继续教育期待
四、继续教育理论:局限的专业教育
第三节 从“充电”到“发电”:有效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认识
一、扩容或升级: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
二、成人学习: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设计的理论依据
三、激活成长:有效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路径选择
结语:自“觉”专业与专业自觉——对主要结论的梳理
一、“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制度性转轨
二、学会教学——体育教师专业化的致力点
三、加速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的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实施"与“研发”:新时期体育教师的角色审视
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正在驶入快车道。新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以往七次的课程改革有重大创新和突破。与传统体育课程相比,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与策略主要存在六个改变,即改变现行体育课程过于注重运动技能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现行体育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内容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体育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现行体育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现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改变现行体育课程的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现行体育课程的评价过分强调运动成绩的现象和过于注重甄别的功能,发挥体育课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促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改变现行体育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体育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它提出的一系列“健康第一”、“运动兴趣优先”、“竞技运动教材化”、“多元评价”的课题以及由此形成的“冲击波”给中小学体育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诸多发展的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