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

分類: 图书,少儿,儿童文学,名著少儿读本,
作者: 刘云 主编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7-12-1字数:版次: 1页数: 182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44901581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以宋江起义为题材,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如乐于救 人于危难之中的宋江、敢于同邪恶热力作斗争的武松、嫉恶如仇的鲁智深、爱憎分明的李逵、足智多谋吴……揭露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乱自上作”的社会矛盾,充分肯定了农民起义的进步性。
内容简介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最受毛泽东推崇的英雄传奇故事,他不只一次说“《水浒传》至少读三遍”“谁不看完《水浒》,就不算中国人”的话。
它是以宋江起义为题材,成功地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如乐于救人于危难之中的宋江、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武松、嫉恶如仇的鲁智深、爱憎分明的李逵、足智多深的吴用……揭露了“官逼民反”、“乱自上作”的社会矛盾,充分肯定了农民起义的“天行道”的合理性与进步性。
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有关他的身世资料微乎其微,传说他曾参加过元末农民起义,除此之外使他名垂千古的就只有这部《水浒传》了。
为了让广大小读者能尽早的了解这部巨著,我们对其进行了相应的改编,力求忠于原著,并融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穿插了一些精美的图画。相信小朋友们一定会爱不释手。
目录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鲁提辖拳打郑关西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野猪林林冲被救
火烧草料场
东京城杨志卖刀
七星聚义定计谋
智取生辰纲
攻破二龙山
宋江私放晁盖
梁山泊晁盖夺权
宋江怒杀阎婆惜
武松勇斗猛虎
武二郎替兄报仇
血溅鸳鸯楼
众好汉投靠梁山泊
宋江发配江州府
梁山泊好汉劫法场
黑旋风岍岭杀二虎
三打祝家庄
柴进失陷高唐城
呼延灼进兵梁山
破连环马阵
晁天王曾头市中箭
智赚玉麒麟
卢俊义获救上梁山
擒获史文恭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书摘插图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北宋的时候,河南开封府附近有一个破落户子弟,姓高,排行第二,从小不务正业,只喜欢舞枪弄棒的,特别是踢得一脚好球,因此人们都不叫他高二,而称他为高俅。
一个偶然的机遇,他做了小王都太尉府中的一个贴身随从。这对于一个泼皮流氓无赖来说,是一份很好的差事。
一天,小王都太尉要过生日了,府中摆了十几桌宴席,请了好多有身份的客人,其中皇室的端王也大驾光临了。这端王是神宗皇帝的第十一个儿子,也就是当今哲宗皇帝的弟弟。
宴席间好不热闹哦!他们相互猜酒令,向端王和小王都太尉敬酒。末了,端王来到太尉的书房,想浏览一下太尉的亲笔书画。
“哇!好漂亮呀!”
端王看到桌上的一对细巧玲珑的羊脂玉镇纸狮子。
太尉忙上前笑道:
“您若是喜欢的话,回头派人送给您,再送给您一个玉龙笔架,如何?”
“太好了,我非常喜欢。”
端王高兴地谢过了太尉。
第二天,小王都太尉把玉龙笔架和两个镇纸玉狮子,用一个小金盒盛着,派那个高俅给端王送去。
高俅来到端王府,看见端王正和几个小太监在踢球,便静静地站在旁边,等待着他们收场。突然那球腾空而起,直线飞向了高俅。高俅抬起脚,使了个鸳鸯拐,把球稳稳地传给了端王。
“咦!你是什么人?”
端王发现他球技很出色,便高兴地问他道。
高俅急忙上前跪下说道:
“小人是小王都太尉的随从,是奉命给您送礼物来的。”
端王顺手接过呈上的礼物,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呢?”
“小的叫高俅。”
“你也会踢球吗?”
“胡乱踢几脚而已。”
“好,现在你来和我们踢一场吧!”
高俅推辞不过,便走进场内,想趁此机会好好表现一下自己。
在球场上,高俅表现得很出色,把自己的本领都使了出来,踢得端王满心欢喜。
“你从明天开始来我这里,做我的随从。”
“谢谢王爷的赏识!”
高俅兴奋得趴在了地上,叩头道谢。从此他就开始走运了。
过了不久,哲宗皇帝去世了,因为他没有太子,经过许多大臣的商议,决定立端王为皇帝,帝号是徽宗。徽宗上台后,提拔高俅做了殿帅府太尉,高俅也就平步青云了。
高俅选了一个良辰吉日,准备到殿帅府上任。这一天,众官属都来祝贺了,唯独没有发现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高俅不知道他身患疾病,以为不给他面子,于是大怒道:
“王进这小子分明是轻视我,给我把他抓来。”
此时,王进正和六十多岁的老母亲呆在家中。官差进来了,把王进带到了高俅面前。
高俅厉声喝道:
“你就是前任都军教头王升的儿子吗?”
“正是。”王进答道。
“你爹是个走江湖耍花棒卖药的。如今你这个小小教头也敢小看我,给我狠狠地打。”
“算了吧,算了吧!”
“今天是太尉上任的好日子,不妨饶他一次。”
大家都替王进求情道。
“好吧,看在众人的面上,暂且饶你这次,以后找你算账不迟。”高俅骂道。
王进这才弄明白了,原来新太尉是泼皮高俅,过去被王进的父亲打过一棒子,因此记恨在心。王进把今天的遭遇同老母亲说了,老母亲说道:
“这个泼皮肯定不会放过我们母子俩的。”
“娘,你认为该如何是好呢?”
“孩子,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我们逃走吧!”
经过一番寻思,母子俩打算投靠延安府的老经略府公。趁着天还没有亮,王进扶老娘上了马,直奔延安府。
母子俩走了近一个多月的路,才逼近延安府。这天,他们因急着赶路,错过了客店,只好到前边一个叫史家村的地方投宿。庄主史太公热情地款待了他们。由于王进的母亲的身体不好,生了病,史太公就留他们住在家里,并请医生为王进的母亲治病。这样一连住了六、七天。
“史太公,非常感谢你们关照,来日定将报答。”
“小生不必客气,祝你们一路顺风。”
王进带着母亲和史太公告别。当王进去马厩牵自己的马时,他发现一个十八九岁的小伙子抡着膀子在练棍。
“很好!可惜好看不中用。”
王进一边看着,忍不住说了这句话。
年轻人听到这话,很不高兴。他收住棍,恼怒地问:
“你是何许人?竟敢来嘲笑我。告诉你,我这棍棒的功夫可是好多个名师教出来的,难道还不如你?你敢和我较量较量吗?”
小伙子在场地中站定,把棍子耍得像大风车似地转,嘴里
一个劲地喊:
“上呀!上呀!有种的就上来呀!”
“那我就献丑了。”王进笑着说道。
王进从旁边的武器架子上拿了一根棍棒,摆好招式。那小伙子抡起了棍子就猛扑过来。王进不慌不忙,一闪身,拖着身子就走。小伙子紧咬住他不放,王进猛一回身,一棍子打去,“咔”的一声,打在了小伙子举手横隔棍子的中间。王进将手中的棍子突然往后一拉又向前一戳,小伙子便摔了个仰面朝天。
“我白学了这么多年的功夫,原来不管用。”
小伙子一骨碌爬起来沮丧地说道,一边跪下拜道:
“师父,请您收我为徒吧!”
在一边的史太公看到王进功夫好,也帮着小伙子求情。原来这个小伙子就是史太公的独生子史进,因为身上刺了九条活灵活现的青龙,所以人们都叫他“九纹龙”史进。史进跟很多父亲请来的师傅学过武功,可惜学到的全是些花拳绣腿。
“我们母子二人给你们添了不少麻烦。借此机会收令郎为徒,表示回报。”
于是,王进就应了史进的请求,为他传授武艺。史太公赶紧吩咐家人办了一桌拜师酒,筵请王进母子。
酒过三巡,史太公好奇地道:
“师父有这么好的武功,肯定是位教头。”
王进点点头,笑着答道:
“实不相瞒,俺就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因为新任殿帅府太尉的高俅,记恨俺父亲打了他一棒的旧仇,对我们进行报复,所以俺和娘只好逃了出来,准备投奔延安府。路过此地,受到太公的厚待。”
从此,王进就在史家庄教授史进武艺。史进学得很快,不到半年,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王进见徒儿学得差不多了,就辞别了史太公和史进,与母亲一起往延安府去了。
王进离开史家庄半年后,史太公就病逝了。史进每天苦练武功,在当地很有名气。
不久,在史家庄附近的少华山上来了一伙强盗。强盗的首领叫朱武,二大王叫陈达,三大王叫杨春。这三个强盗王都很敬佩史进,和史进交上了朋友。后来有人把史进勾结强盗的事告诉了官府。
中秋节这天,那三个强盗大王都在史进家的院里喝酒赏月。突然只听到院外面,人声沸腾,脚步声杂乱。
这时,他们几个才意识到自己被官府的士兵包围了。
“咱们赶紧逃吧。”
史进跟他们说道。他拿了火把,把自己家给烧了,带着他们一路杀出包围圈。
“咱们后会有期!”
史进冲出重围后,不愿上山做强盗,就和三位大王告别了,往延安府投奔师傅王进。
鲁提辖拳打郑关西
史进离开少华山。走了十五天的路程,来到了渭州。
“去前面那个店歇歇脚吧。”史进看到渭州城附近的一个茶馆,心里这样想着。
他进了茶馆之后,与在经略府当提辖的军官鲁达相遇了。鲁达早就听说过九纹龙史进的名字,在此相见,格外高兴。
过了片刻,史进以前的师傅李忠也走进了茶馆。他们三个人偶遇一处,当然少不了要喝些酒。于是三人一边豪饮一边拉着家常。正当他们喝得兴致正浓的时候,突然听到隔壁有人在哭。鲁达很生气,拍着桌子冲着店小二大叫起来:
“谁在隔壁哭哭啼啼?搅了俺兄弟们的酒兴,你把他给俺叫来!”
店小二不敢怠慢,赶紧把隔壁的人叫了出来。过了一会儿,里面出来一个姑娘和一个老头,俨然是父女俩。
“你们哭个啥子?让人听得心烦意躁。”
姑娘一边哭一边说道:
“小女子叫金翠莲,跟着父母从山东来投奔亲戚。没想到亲戚找不着,母亲也得病死了,盘缠也一干二净了。如今被本地郑财主纳为小妾,为了赎身,只好和年老的父亲来酒馆唱小曲,挣钱还债。真是苦命的人儿呀!”
“郑财主是什么人?”鲁达睁着大眼问老头。
“就是状元桥下卖肉的镇关西郑大官人。”
“呸!”鲁达一听便大骂道,“俺还以为是什么大官,原来是个卖猪肉的郑屠。他也敢在渭州城称王称霸?你们先喝着点,待俺收拾了这王蛋就回来。”
“提辖兄切莫冲动!”史进苦苦相劝,才把鲁达给拦住了。鲁达从怀中拿出几两银子,递给金老头道:
“拿去当路费吧,你们明天就上路。”
“不行呀,钱没还清,店小二不会放行的。”
“天大的事俺顶着,谁敢拦你们。”
第二天一大早,鲁达就来送金翠莲和金老头出店。
“他们不能走掉呀!他们还欠郑大宫人的钱。要不然我可要受郑大官人的处罚。”
店小二拦住他们不放,鲁达火了起来,叉开手指,往店小二的脸上就是火辣辣的一巴掌,打得他满嘴是血,再一拳过去,两颗门牙就掉了出来。店小二吓得躲进桌子底下不敢吱声。看鲁达这个架式,有谁还敢阻拦啊!金老头父女俩轻而易举地走了出来。
送走金老头父女后,鲁达急冲冲地来到状元桥下,找那个郑屠算账。
“喂!把凳子搬来给提辖官人坐。”
郑屠吩咐伙计道。
鲁达往凳子上一坐,说道:
“经略府相公吩咐我来买十斤瘦肉,切成细末,不许带丁点哪的。”
郑屠刚想吩咐伙计动手去做,鲁达用手一挡,道:
“不要这些贱人切,俺要你亲自切。”
郑屠忙陪着笑脸说:“好,好,我来切。”
他在肉案上选了十斤精肉,细细地切了半天,用荷叶把肉包好,问鲁达:
“提辖,叫人送到府上吗?”
鲁达大手一挥,喝道:“慢着,你再给我切十斤肥肉,切成肉末,不许有丁点瘦的。”
郑屠觉得有点奇怪,问道:“提辖,这瘦肉末用来做馅子,肥肉末做什么用啊?”
“你管得着吗?”鲁达把眼一瞪,吼道。
郑屠心里不悦,但又不敢发作,只好忍气吞声挑了十斤肥肉,细细切好用荷叶包好。
“喂!再把十斤寸金软骨剁成细末,一点肉都不许有。”鲁达吩咐道。
“提辖,你不是来耍我的吧!”郑屠说道。
鲁达一听跳了起来,抓起那两包肉末,朝郑屠的脸上打了过去,顿时,郑屠满脸红白肉末。
鲁达大吼道:“我就是来耍你的,怎么样?”
郑屠大怒,从肉案上抓起一把剔骨的尖刀,从柜台里跳出来直扑鲁达。
鲁达心中有备,早跳到大街中央等他。没等郑屠靠近就一脚把他踢翻在地,踏住他的胸脯,挥起大拳头就是一下,“俺叫你这杀猪的再欺负人,你也配称镇关西。”
这一拳打在郑屠鼻子上,鼻子便歪到了一边,鲜血直流。郑屠这下可失去了威风,尖刀也丢在一边,讨好地叫道:“打得好!”
“你还嘴硬!”鲁达骂道,提起拳头朝着眼眶又是一拳。郑屠的眼珠子迸了出来,像开了个彩帛铺。
“饶了我吧,提辖官人!”郑屠痛得直求饶。
“呸!俺看你还敢不敢横行霸道,今天就让你尝尝俺的厉害。”鲁达挥起拳头又是一拳,这一拳打在了太阳穴上。
“啊——”的一声,郑屠便直挺挺地躺在了地上。
鲁达发现郑屠竟然死了,心里想道:“俺只想痛打这小子一顿,出口恶气,没想到这小子不经打,三拳就送了他的命。看来我要吃官司了,坐了牢,谁给俺送饭呢?赶紧趁早逃走吧!”
想到这里,鲁达就故意对躺在地上的郑屠骂道:
“你还装死!看我慢慢地找你算账,今天暂且饶你一死。”
鲁达一边骂着,一边大踏步地往家走。回到住处,收拾好衣服银两,提了一根齐眉棒子,出了城门,一溜烟跑了。
鲁达东逃西窜,走了半个多月,才逃到代州雁门县。
这一天,他进了城,走到十字路口,看到很多人围着看布告。鲁达挤进人群。瞧见布告上画的是自己,还听到有人在念:“捕捉杀死郑屠的在逃犯鲁达,如有人知情不报,与犯人同罪,告官捕获的人赏钱一千贯……””
就在这个时候,有个人从后面拦腰抱住了鲁达,叫道:“张大哥,你怎么在这里?”
那人不曲分说将鲁达从人群里拉到路口,鲁达一看,才知道是在渭州潘家酒楼救的那个金老头。
“恩人呀!赶紧到我家躲藏吧,官府正四处追捕你呢!”
金老头在一个僻静的地方对鲁达说道,拉着鲁达直往家里奔去。
原来,金老头父女俩离开渭州,在路上碰到了一个过去的老邻居,经他介绍把女儿翠莲嫁到财主赵员外家。这样,他们父女俩就在这里安家了。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金翠莲听说恩人来了十分高兴,其丈夫赵员外听妻子说过鲁达的仗义之举,很是佩服,客气地把鲁达留在自己家中。
过了一段时间,外面的风声越来越紧,为了大家的安全起见,赵员外就对鲁达说道:
“提辖兄,此处恐怕不安全。离这里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叫五台山的地方,那地方有一座寺院叫文殊院。寺里的长老是我的好朋友。佛门乃清静之地,是安身避难的好地方,你可愿意出家去做和尚?”
鲁达想了想,也实在走投无路了,做个和尚也是条出路。于是下定主意出家了。
赵员外把鲁达送到五台山。寺院长老为鲁达剃了个和尚头,连胡子也剃得一干二净,给取了个法号叫智深。从此之后,人们都叫他鲁智深。
鲁智深做了和尚,从不打坐诵经,只是一味地睡大觉。师兄们都对他很反感,只有长老一味地袒护他。
“唉呀!当和尚真难受啊!”鲁智深抱怨了起来,一直想着从前大鱼大肉的日子。现在做了和尚,饿得快要皮包骨头了,于是他决定无论如何得弄点酒或肉来解解馋。
晚上,他偷偷地下山来到一个镇上,边走边东张西望着。突然他听到一阵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他寻声走进了铁匠铺,问道:
“你这儿有上好的钢么?”
打铁的师傅一看,是个胖和尚,剃过的脸腮上长着浓浓的短胡子茬,凶狠狠的样子。铁匠师傅心里不禁起了几分惧意,赶忙过来招呼道:
“师傅请坐,你要打什么家伙呢?”
鲁智深说道:“俺要打一条禅杖,一把戒刀。”
“不知道师傅要打多重的?”
“打一条一百斤重的禅杖。”
“哈哈,关公的青龙偃月刀,也只有八十一斤重。你要打一百斤的?”铁匠师傅笑道。
鲁智深不大高兴了,说:“就依你吧!跟关公的刀一样,也打八十一斤重。”
铁匠师傅又说道:“师傅,禅杖宽了不好看,又使得不顺手。我想还是给你打一条六十二斤的水磨禅杖,至于铁就不用吩咐了,我一定用上好的铁打,你看如何?”
“嗯,照你说的做吧,打得好,我会多给你银子。”
说完,就离开铁匠铺,去酒馆寻酒喝了。鲁智深大踏步地走进酒馆,喊道:“拿酒来!”
可是店主不肯将酒卖给他,原来五台山长老吩咐过,不许将酒卖给五台山的和尚。鲁智深走了好几家酒店,人家都不卖。最后走到镇边最偏僻的一家酒店,靠窗坐下,喊道:“店小二,过路的和尚买碗酒喝。”
店小二问道:“师父,你不是五台山的和尚?”
“不是。我是从远处路过此处的……”
店小二听他的口音不像是本地人,于是就放心地抱来一桶酒。鲁智深一连喝了几大碗,猛地闻到一股肉香味,大叫道:“给我来半只狗肉。”
鲁智深狼吞虎咽吃了起来,一口气将半只狗肉和一桶酒,吃喝了个精光。然后将剩下的一只狗腿揣在怀里,扔下一块银子,说道:
“不用找钱了,剩下的银子留着我明天再来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