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时代的听觉细语——20世纪中国文学论理问题研究
分類: 图书,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路文彬 著
出 版 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1-1字数: 210000版次: 1页数: 238印刷时间: 2007/11/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3364706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该书是作者这些年来致力将伦理学作为一个重要参照引入文学研究领域的结果。审美的使命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然由于分量的丧失,正在变成随风而逝的嬉戏。意义不是变得越来越少,乃是变得越来越多,原因在于我们不再拥有认知意义的能力。当文学建构人际和谐关系的单纯意义横遭抹杀,进而被肢解的时候,更多琐碎的意义便就此产生。这种局面看上去也许足够的热闹,但其热闹不过是遮掩着混乱实质的一个假象。我们永远无可否认的是,健康仅有一种,而疾患却千差万别。我们的文学不是在力图表现时代的病症,它们本身就已病入膏肓,根本没有了诊疗病患的能力。文学往昔的可爱面目如今已是百孔千疮,它既为丑陋的现实所伤,亦在加害着丑陋的现实。有时我们觉得文学面目狰狞,但那很可能不单单是现实的问题所致,而只是文学自身在刻意制造着现实的问题。
作者简介
路文彬,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中文系教授;致力于文化伦理批评、长篇小说创作以及英文翻译等;出版有理论著作《历史想象的现实诉求--中国当代小说历史观的承传与变革》、《阅读爱情》、长篇小说《流萤》、《天香》以及译著《迷失的男孩》、《我母亲的自传》、《安琪拉的灰烬》等,计250余万字。
目录
引言失重的伦理
第一章突越人性底限
第一节忧郁气质的时代逐弃
第二节“无耻者无畏”
第二章感官的偏废
第一节凝视与倾听
第二节让小说走向听觉关怀
第三节《背叛》:视觉时代的听觉挽歌
第四节视觉生活与听觉生活
第三章善与恶的情感纠葛
第一节鲁迅:从怨恨到自贱
第二节“恶意”冲动迷失下的写作情感依赖
第四章写作作为权力
第一节大众文化与文学写作
第二节国家的文学
第三节历史的命运化写作
第四节克隆世纪的文学遭遇
第五章小说病历
第一节小说之名:从历史到虚构到迷幻的合法想象
第二节悲剧精神的缺失
第三节20世纪90年代长篇小说症候分析
第六章学科伦理公正
第一节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合法性质疑
第二节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作与教学中的伦理维度缺失
第三节《旧梦新知:“十七年”小说论稿》:怀旧与文学史写作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突越人性底限
第一节忧郁气质的时代逐弃
之所以要选择这样一个问题尝试加以深入探讨,是因为在长期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我突然意识到文学惯有的忧郁气质在这一期间已有许久不见了,并且还极有可能会持续不见下去。而无论是在古代抑或现代,忧郁都曾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文学气质,或是出现于文本的叙事风格当中,或是流露于人物的情感性格之中。如果说婉约诗词、《红楼梦》等所释放的忧郁情绪,呈示出的主要是哀愁与凄凉的话,那么“五四”时期作家作品中普遍流行的忧郁情绪里,蕴含更多的则是苦闷和迷惘。在这些充盈着忧郁情调的叙述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一颗颗属于那个时代的最为敏感的心灵。事实上,也正是透过这些心灵的细微波动,我们才得以深刻窥知其所处时代的整体精神状况。忧郁气质在此不仅承担着写作者最内在、最彻底的自我心理宣泄,同时亦是作为一种极易引起共鸣效果的审美对象而存在的。
然而,在进人20世纪40年代以后,随着民族救亡使命的日益紧迫,忧郁作为一种审美情趣,开始遭临文学话语的放逐。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文学中的忧郁气质几近销声匿迹。它不单是被视为某种病态的审美情趣,而且在意识形态层面也被认定成消极、颓废的,从而受到了合法化的否定。迄今为止,在文学中一直饱罹挤抑及压制的忧郁气质,从来就没能够成为一个问题招致人们的些许关注。这一问题意识的匮缺,表明的恰是人们对于忧郁气质的偏见或者无知。实际上,忧郁本身所具有的意义与价值,不管是在美学上还是哲学上,都亟待我们的正视和开掘。
就美学层面而言,忧郁情绪显然是同浪漫的悲剧感密切相关的。朱光潜说:“浪漫主义作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热衷于忧郁的情调,叔本华和尼采的悲观哲学可以说就是为这种倾向解说和辩护。”①他认为“忧郁是一般诗中占主要成份的情调”②,并着眼于主体的心理因素解释道:“……在忧郁情调当中有一种令人愉快的意味。这种意味使他们自觉高贵而且优越,并为他们显出生活的阴暗面中一种神秘的光彩。于是,他们得以化失败为胜利,把忧郁当成一种崇拜对象。”④朱光潜由悲剧心理的角度,恰切地诠释了忧郁情绪的美学意味,进而论证了忧郁情绪的合理性。而别尔嘉耶夫则从形而上学的高度,对忧郁情绪施以了更为深刻的剖析。在他看来,忧郁“所揭示的是人对日常世界的神圣的不满和对另一个更高世界的渴望”④,“与恐惧不同,忧郁是一种向上的倾向,向存在的高度的倾向,是因没有在高处而感到的一种痛苦”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