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剧目—《蔡文姬》的舞台艺术
分類: 图书,艺术,舞台艺术 戏曲,
作者: 刘章春 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戏剧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6-1字数:版次: 1页数: 321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104025245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融严谨的学术性、丰富的史料性和强烈的观赏性于一体,既有宏观的文化视野,又具生动的细节把握,从而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话剧《蔡文姬》的舞台艺术成就。
内容简介
郭沫若先生的话剧代表作《蔡文姬》,以上澎湃的诗情抒发出作家的主观情思和历史感悟。她的出现,为焦碉隐先生实现其创造具有民族风格、中国气派的话剧艺术的构想成为可能。经过北京人艺众多艺术家的精彩演绎,创造出浓郁的舞台诗意,使其成为北京人艺话剧民族化探索的成功典范,从而在中国话剧舞台上独树一帜。
本书融严谨的学术性、丰富的史料性和强烈的观赏性于一体,既有宏观的文化视野,又具生动的细节把握,从而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话剧《蔡文姬》的舞台艺术成就。谨以此书献给中国话剧百年!
目录
前言
作者感言
郭沫若谈《蔡文姬》的创作
导演阐述
忆焦菊隐同志导演《蔡文姬》
无我中,自有我在
——写在《蔡文姬》2002年演出以后
经典场面
经典场面
1 对传统戏曲程式的匠心独运
2 背躬戏——“此时无声胜有声”
3 闭幕
4 梦——导演构思中的难点
创作感悟
学习探索体会
初探
——学习戏曲传统表演的一次实践
探索人物语言的背后
记《蔡文姬》排练中零星事
好人?坏人?
诱人的难题
——创造曹丕追记
我演卞后
关于赵四娘这个人物
扮演蔡文姬的一双儿女
我不是蔡文姬
从戏曲中汲取营养
——扮演曹操的体会
创造入诗人画的董祀形象
《锁麟囊》《蔡文姬》周近
《蔡文姬》与《胡笳诗》
——谈话剧《蔡文姬》的音乐创作和演唱
《蔡文姬》舞台设计创作笔记
学习与运用
——谈《蔡文姬》的灯光设计
附适应变化保持原意
——简谈复排《蔡文姬》的灯光
《蔡文姬》的服装设计
名家点评
真实还要够味儿
——看《蔡文姬》演出后随谈
《蔡文姬》的舞台语言
焦菊隐的形象思维
无尽与有尽
《蔡文姬》观摩札记
繁星
——《蔡文姬》集外补遗
历史回眸
《蔡文姬》四十八年来演出的回顾
附:《蔡文姬》演出大事记
幕后花絮
《后汉书董祀妻传》
附:蔡文姬生平年表
胡笳十八拍
《蔡文姬》舞台速写
演出台词本
整理说明
人物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五幕
第一场
第二场
后记
书摘插图
经典场面
经典场面
1 对传统戏曲程式的匠心独运
我国传统戏曲中的程式,如“亮相”、“起霸”、“龙套”、“帮腔”“音乐”等,几乎在每一出戏曲里都可以见到。焦菊隐同志把这些程式经过选择、提炼、发挥,创造性地运用到话剧((蔡文姬》的导演艺术中来。
第一幕开始的一段戏(从开幕、文姬出场到独白),是为全剧的风格形式定调子的一段戏。焦菊隐同志以他的才华和驾驭艺术手段的能力,通过对这一段戏的处理,一下子便把观众引进这个戏特有的美的意境。原作规定:大幕拉开,文姬“独自一人”在场上,形容憔悴。“一时又高兴,一时又有愁思不决之状。”显然,在戏开始前,文姬便处身在巨大的矛盾冲突之中。为了把这个规定情景揭示出来,导演在大幕拉开后把舞台处理为空无一人。大幕在具有中国古代特色的音乐旋律中缓缓开启,色彩鲜丽的匈奴穹庐帐幕和悬着大铜锣的五色旗架,在黑色天幕的衬托下,强有力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布景使音乐的形象具体化,音乐又赋予布景以活的生命。当观众被这个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的舞台环境吸引住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