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病奇方系列丛书第二辑:补阳还五汤
分類: 图书,医学,中医学,方剂学,
作者: 余志勇,李祥光 编著
出 版 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1页数: 361印刷时间:开本: 大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6739658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诠释经方奇方,探究临床应用与作用机制。
本书为“难病奇方系列丛书”之一。全书广泛收集并系统总结了中医学术与临床杂志上刊登的以及中医临床专著中载录的经典方剂的实验研究结果与临床应用经验。内容包括补阳还五汤的组成、用法、功效、适应证、应用范围、组方原理及特点、古今医家论述、临床研究与临床应用以及现代药理研究。临床研究部分重点介绍研究者对补阳还五汤的系统性的临床观察。临床应用部分则收集了大量临床医家的临证医案与经验总结。现代药理研究部分着重论述了补阳还五汤治疗各系统疾病的作用机制。本书内容丰富、体系清楚,简明实用,可供中医学习及研究者参考。
内容简介
补阳还五汤原为王清任治气虚血瘀的经典方,后世医家屡有演绎,使其在临床应用上更为广泛。本书分三部分:上篇从理论上对补阳还五汤的方义、功效、主治进行研究,并汇集了古今医家对补阳还五汤的认识和评价。中篇突出补阳还五汤的临床应用,涉及内科、外科、骨科、妇科、儿科、男科、五官科、皮肤科等临床各科,以临床病案为主,结合编者临床经验,按病证逐一加以论述。下篇综述了国内外对补阳还五汤的实验研究,阐述了补阳还五汤的全方及各组成成分的药理研究。本书内容丰富详实,较充分地反映了当代研究的最新成果,可供中医、中西医结合等专业的医疗、教学、科研人员和大中专院校学生以及其他对中医药感兴趣者参考。
目录
上篇 理论研究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补阳还五汤的来源和组成
第二节 补阳还五汤的功效与主治
一、方中药物的功效与主治
二、补阳还五汤全方的功效与主治
第三节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应用
第二章 古今医家的论述
中篇 临床研究
第一章 内科病证
第一节 风湿性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
一、类风湿性肺炎
二、支气管哮喘
三、咳血
四、肺源性心脏病
五、慢性支气管炎
六、喘症
第三节 泌尿系统疾病
一、紫癜性肾炎
二、慢性肾炎
三、肾病综合征
第四节 内分泌系统疾病
一、糖尿病脑梗死
二、糖尿病肾病
三、糖尿病周围血管病
四、糖尿病足
第五节内科疑难杂症
一、肿瘤化疗反应
二、格林巴利综合征
三、雷诺病
四、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五、肢体麻木
六、帕金森综合征
七、痹症
八、眩晕
九、嗜睡
十、老年性痴呆
十一、头痛
第六节消化系统疾病
一、消化性溃疡
二、慢性胃炎
三、食道癌
四、老年性便秘
五、肝硬化腹水
六、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第七节脑血管疾病
一、短暂脑缺血发作
二、脑出血
三、中风偏瘫
四、中风
五、中风后遗留肢体疼痛
六、中风后遗症
七、脑梗死
第八节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
一、血小板减少性紫斑
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三、血小板增多症
四、缺铁性贫血
第九节循环系统疾病
一、血管闭塞性脉管炎
二、输液性静脉炎
三、早搏
四、多发性大动脉炎
五、胸痹
六、风湿性心脏病
七、病窦综合征
八、原发性高血压
九、心肌梗死
十、充血性心力衰竭
十一、低血压
十二、病毒性心肌炎
第二章神经系统病证
第一节多发性末梢神经炎
第二节周围神经损伤
一、上肢周围神经损伤
二、下肢周围神经损伤
第三节面神经炎
第四节坐骨神经痛
第五节脊髓神经损伤
第六节神经性头痛
第七节脑外伤性癫痫
第八节神经官能症
第九节中毒性神经损伤
第十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第三章外科病证
第一节颅脑外科
一、慢性硬膜下血肿
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三、颅脑外伤
四、颅脑损伤后综合征
第二节泌尿系结石
第三节术后
一、断指再植术后
二、术后水肿
三、术后肠粘连
第四节慢性阑尾脓肿
第五节周围血管病
一、静脉血栓
二、血栓性静脉炎
三、下肢静脉曲张
四、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病
第六节肛肠外科(痔疮)
第四章骨科病证
第一节腰椎病变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
三、腰椎退变三联症
四、其他慢性腰腿痛
第二节颈椎病
第三节肩关节周围炎
第四节运动系统慢性损伤
一、膝关节扭伤
二、膝关节骨关节炎
第五节慢性膝关节滑膜炎
第五章妇科病证
第一节产后病
一、产后胎膜残留
二、产后恶露不尽
三、产后脱发
四、产后股静脉血栓
五、产后缺乳
六、产后身痛
第二节妇科杂病
一、卵巢囊肿
二、宫腔粘连综合征
三、子宫肌瘤
四、席汉病
五、盆腔瘀血综合征
六、月经前后偏头痛
七、慢性盆腔炎
八、子宫内膜异位症
九、不孕症
第三节妊娠病
子满
第四节月经病
一、经行肢体麻木
二、月经过多
三、痛经
四、崩漏
五、闭经
六、月经不调
七、功能性子宫出血
第六章儿科病证
第一节过敏性紫癜
第二节小儿急性偏瘫
第三节小儿脑瘫
第四节小儿视神经脊髓炎
第五节小儿中风
第六节新生儿硬肿症
第七章男科病证
第一节不射精证
第二节慢性前列腺炎
第三节前列腺增生症与前列腺痛
一、前列腺增生症
二、前列腺痛
第四节尿失禁
第五节勃起功能障碍
第八章耳鼻喉科病证
第一节耳科疾病
一、客观性耳鸣
二、神经性耳聋
三、耳带状疱疹
第二节咽喉科疾病
一、声带肥厚
二、声带麻痹
三、声带小结
四、舌麻痹
第九章眼科病证
第一节视网膜静脉阻塞
第二节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第三节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炎
第四节视神经病变
一、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二、视神经瘘缩
第五节麻痹性斜视
第六节眼睑下垂
第七节慢性单纯性青光眼
第八节玻璃体积血
第九节眼外伤
一、前房出血
二、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视物模糊
三、外伤性复视
四、外伤后低眼压
第十章皮肤科病证
第一节荨麻疹
第二节带状疱疹
第三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第四节黄褐斑
第五节面部粟粒性狼疮
第六节皮肤瘙痒症
第七节皮肌炎
第八节双手发绀症
第九节斑秃
第十节硬皮病
下篇实验研究
第一章补阳还五汤制剂研究
第二章药理研究
第一节补阳还五汤中组成中药的药理研究
一、黄芪
二、当归
三、川芎
四、红花
五、地龙
六、赤芍
第二节补阳还五汤全方药理作用
一、抗血栓作用
二、对神经系统及抗衰老作用的影响
三、对循环系统及血脂的影响
四、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书摘插图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补阳还五汤的来源和组成
补阳还五汤来源于清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功效补气活血通络,主治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原方载于《医林改错下卷瘫痿论》,为气虚血瘀病证的代表方。王清任认为半身不遂乃“元气亏五成,下剩五成,周流一身,必见气亏诸态……发为痿证”,立此方即补其亏损的阳气,故名补阳还五汤。
补阳还五汤是一首益气活血祛瘀的方剂,其药物组成为生黄芪四两(120g)、归尾二钱(3g)、赤芍一钱半(5g)、地龙一钱去土(3g)、川芎一钱(3g)、桃仁一钱(3g)、红花一钱(3g),水煎服。
第二节补阳还五汤的功效与主治
一、方中药物的功效与主治
1.黄芪:黄芪原名黄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味甘,微温。归脾、肺经。功能: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主治:用于脾胃气虚及中气下陷诸证。①脾胃气虚证。黄芪擅长补中益气。凡脾虚气短,食少便溏,倦怠乏力等,常配白术(如芪术膏),以补气健脾;若气虚较甚,则配人参(如参芪膏),以增强补气作用;若中焦虚寒,腹痛拘急,常配桂枝、白芍、甘草等(如黄芪建中汤),以补气温中;若气虚阳弱,体倦汗多,常配附子(如芪附汤),以益气温阳固表。②用治中气下陷证。凡脾阳不升,中气下陷,而见久泻脱肛、内脏下垂者,黄芪能补中益气,升举清阳,常配人参、升麻、柴胡等(如补中益气汤),以培中举陷。
用于肺气虚及表虚自汗,气虚外感证。黄芪能补肺气、益卫气,以固表止汗。用治肺气虚弱,咳喘气短,常配紫菀、五味子等同用;近年以黄芪为主,配伍百部、地龙等治慢性气管炎,亦颇有效。治表虚卫阳不固的自汗,且易外感者,常配白术、防风同用(如玉屏风散),既可固表以止自汗,又能实卫而御外邪。
用于气虚水湿失运的浮肿,小便不利。黄芪能补气利尿,故能消肿。常与防己、白术等同用,如防己黄芪汤。现以黄芪为主,配伍补脾肾、利水湿之品,治疗慢性肾炎浮肿、尿蛋白长期不消者,亦颇为有效。
用于气血不足,疮疡内陷的脓成不溃或溃久不敛。黄芪能补气托毒,排脓生肌。治脓成不溃,常配当归、穿山甲、皂角刺等,以托毒排脓;治久溃不敛,可配当归、人参、肉桂等,以生肌敛疮。
此外,对气虚血亏的面色萎黄、神倦脉虚等,能补气以生血,常与当归等同用;对气虚不能摄血的便血、崩漏等,能补气以摄血,常与人参、龙眼肉、当归等同用;对气虚血滞不行的痹痛、麻木或半身不遂等,能补气以行滞,常与桂枝或当归、红花、地龙等同用;对气虚津亏的消渴,能补气生津以止渴,常与地黄、山药等同用。
历代医家论述:黄苠主要功用及机制:①倪朱谟:“黄芪,补肺健脾,实卫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故阳虚之人,自汗频来,乃表虚而腠理不密也,黄芪可以实卫而敛汗;伤寒之证,行发表而邪汗不出,乃里虚而正气内乏也,黄芪可以济津以助汗;贼风之疴,偏中血脉而手足不随者,黄芪可以荣筋骨;痈疡之证,脓血内溃,阳气虚而不敛者,黄芪可以生肌肉,又阴疮不能起发,阳气虚而不愈者,黄芪可以生肌肉。”(《本草汇言》)②张景岳:“(黄芪),因其味轻,故专于气分而达表,所以能补元阳,充腠理,治劳伤,长肌肉。气虚而难汗者可发,表疏而多汗者可止。其所以止血崩血淋者,以气固而血自止也;故日血脱益气。其所以治泻痢带浊者,以气固而陷自除也,故曰陷者举之。”(《本草正》)③贾所学:“黄芪,性温能升阳,味甘淡,用蜜炒又能温中,主健脾,故内伤气虚,少用以佐人参,使补中益气,治脾虚泄泻,疟痢日久,吐衄肠血,诸久失血后,及痘疹惨白。主补肺,故表疏卫虚,多用以君人参,使敛汗固表,治自汗盗汗。诸毒溃后,收口生肌,及痘疮贯脓,痈疽久不愈者,从骨托毒而出,必须盐炒。痘科虚不发者,在表助气为先,又宜生用。”(《药品化义》)④张石顽:“(黄耆),入肺而固表虚自汗,入脾而托已溃痈疡。《本经》首言痈疽久败,排脓止痛,次言大风癞疾,五痔鼠瘘,皆用生者,以疏卫气之热。性虽温补,而能通调血脉,流行经络,可无碍于壅滞也。其治气虚盗汗自汗,及皮肤痛,是肌表之药。治咯血柔脾胃,是中州之药。治伤寒尺脉不至,补肾脏元气不足,及婴儿易感风邪,发热自汗诸病,皆用炙者,以实卫气之虚,乃上中下内外三焦药,即《本经》补虚之谓。如痘疹用保元汤治脾肺虚热,当归补血汤治血虚发热,皆为圣药。”(《本经逢原》)⑤张秉成:“(黄芪)之补,善达表益卫,温分肉,肥腠理,使阳气和利,充满流行,自然生津生血,故为外科家圣药,以营卫气血太和,自无瘀滞耳。”(《本草便读》)⑥张山雷:“(黄耆)补益中土,温养睥胃,凡中气不振,脾土虚弱,清气下陷者最宜。其皮味浓质厚,力量皆在皮中,故能直达人之肤表肌肉,固护卫阳,充实表分,是其专长,所以表虚诸病,最为神剂。”“凡饥饱劳役,脾阳下陷,气怯神疲者,及疟久脾虚,清气不升,寒热不止者,授以东垣之补中益气汤,无不捷效,正以黄芪为参、术之佐,而又得升、柴以升举之,则脾阳复辟,而中州之大气斡旋矣。”(《本草正义》)
论黄芪功补三焦①李东垣:“黄耆既补三焦,实卫气,与桂同功,特比桂甘平,不辛热为异耳。但桂则通血脉,能破血而实卫气,耆则益气也。又黄芪与人参、甘草三味,为除燥热、肌热之圣药。脾胃一虚,肺气先绝,必用黄芪温分肉、益皮毛、实腠理,不令汗出,以益元气而补三焦。”(引自《本草纲目》)②王好古:“(黄芪),治气虚盗汗并自汗,即皮表之药,又治肤痛,则表药可知。又治咯血,柔脾胃,是为中州药也。又治伤寒尺脉不至,又补肾脏元气,为里药。是上中下内外三焦之药。”(《汤液本草》)③邹澍:“(黄芪),直人中土而行三焦,故能内补中气,则《本经》所谓补虚,《别录》肺胃补丈夫虚损;五劳赢瘦,益气也;能中行营气,则《本经》所谓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名医别录》所谓逐五脏问恶血也;能下行卫气,则《本经》所谓五痔鼠瘘,《名医别录》所谓妇人子脏风邪气,腹痛泄利也。”“黄芪一源三派,浚三焦之根,利营卫之气,故凡营卫间阻滞,无不尽通。所谓源清流自洁者也。”(《本经疏证》)
2.当归:首载于《神农本草经》,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当归尾为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取须根部分,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而成。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功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补血用当归身,破血用当归尾,和血用全当归,止血用当归炭,用酒制能增强活血功能。
用于心肝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等。当归甘温质润,为补血要药。常配熟地、白芍等同用,如四物汤。若气血两虚者,常与黄芪、人参等同用,如当归补血汤、人参养营汤等。
用于血虚或血虚而兼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证。当归既能补血、活血,又能调经,为妇科要药。如上述诸证,因于气滞血瘀者,常配香附、桃仁、红花;因于寒凝者,常配肉桂、艾叶;因偏血热者,则常配赤芍、丹皮等。
用于血虚,血滞而兼有寒凝,以及跌打损伤,风湿痹阻的疼痛证。当归补血活血,又兼能散寒止痛,故可随证配伍应用。如治血滞兼寒的头痛,常配川芎、白芷等;气血瘀滞的胸痛、胁痛,常配郁金、香附等;治虚寒腹痛,常配桂枝、白芍等;治血痢腹痛,常配黄芩、黄连、木香等;治瘕瘕积聚,常配三棱、莪术等;治跌打损伤,常配乳香、没药等;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常配羌活、桂枝、秦艽等。现代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亦取得一定疗效。
用于痈疽疮疡。当归既能活血消肿止痛,又能补血生肌,故亦为外科所常用。用于疮疡初期,常配银花、连翘、炮山甲等,以消肿止痛;用于痈疽溃后,气血亏虚,常配人参、黄芪、熟地黄等,以补血生肌。
用于血虚肠燥便秘。能养血润肠通便。常配火麻仁、肉苁蓉等同用。
此外,还能治久咳气喘。如《鲁般经后录》观音救苦散,以之配人参、粟壳、甘草等,谓“治嗽如神”。近代亦有单用5%当归注射液注入膻中、肺俞等穴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者。
论当归头、身、尾功能有殊:①雷敩:“若要破血,即使头一节硬实处。若要止痛止血,即用尾。若一时用,不如不使,服食无效,单使妙也。”(《雷公炮炙论》)②张洁古:“尾破血,身和血。”(《医学启源》)③李东垣:“头,止血而上行;身养血而中守,梢破血而下流,全活血而不走。”(引自《本草纲目》)④王好古:“易老云,头能破血,身能养血,尾能行血,用者不分,不如不使。”(《汤液本草》)⑤虞抟:“当归一物,雷公谓头破血,身和血,尾止血,东垣又云头止血,身养血,尾破血,二说不同,岂无归一之论乎?请明以告我。曰:东垣日当归者,使气血各有所归之功之号也。盖其能逐瘀血,生新血,使血脉通畅,与气并行,周流不息,故云然。又曰:中半已上,气脉上行,天气主之;中半以下,气脉下行,地气主之;身则独守乎中而不行也,故人身之法象亦犹是焉。予谓瘀血在上焦与上焦之血少,则用去芦上截,瘀血在下焦与下焦之血虚,则用下截之尾;若欲行中焦之瘀与补中焦之血,则用中一段之身。”(《医学正传》)⑥张山雷:“归身主守,补固有功,归尾主通,逐瘀自验,而归头禀上行之性,便血尿血,崩中淋带等之阴随阳陷者,升之固宜,若吐血衄血之气火升浮者,助以温升岂不为虎傅翼?是止血二字所当因证而施,固不可拘守其止之一字而误为其无所不可也。且凡失血之症,气火冲激,扰动血络,而循行不守故道者,实居多数,当归之气味俱厚,行则有余,守则不足,亦不可过信归所当归一语,而有循名失实之咎。”(《本草正义》)
论当归既能补血,又能活血:①缪希雍:“当归禀土之甘味,天之温气,《名医别录》兼辛,大温,无毒。甘以缓之,辛以散之,润之,温以通之畅之,人手少阴、足厥阴,亦入足太阴,活血、补血之要药。”(《本草经疏》)②张景岳:“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大约佐之以补则补,故能养荣养血,补气生精,安五藏,强形体,益神志,凡有形虚损之病,无所不宜。佐之以攻则通,故能祛痛通便,利筋骨,治拘挛、瘫痪、燥、涩等证。”(《本草正》)③肖京:“当归气辛味甘而性主动,补中有行,行中得补,虽非纯补,亦赞行功也;盖血属阴,体属静,静中寓动,动静得平,庶无患耳。静太过则血滞,动有余则血溢。当归固云益血,然辛温主动,亦须配合得宜。”(《轩岐救正论药性微蕴》)
3.赤芍:赤芍为毛莨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性味苦,微寒。归肝经。功能与主治:清热凉血,散瘀止痛。芍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芍药,味苦、酸、平。微寒,有小毒。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生中岳川谷丘陵。二月、八月采根,暴干。”虽然没有植物形态描述,但从其性味功能和采收加工方法与现代赤芍相吻合。对芍药分出赤白,当始于六朝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今出白山、蒋山、茅山最多,白而长尺许,余处亦有而多赤,赤者小利。”芍药分为赤白虽始于六朝,然宋时很多医书仍保留着六朝以前的风貌。如唐《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宋《圣济总录》中芍药仍然是赤白不分。可见当时芍药分为赤白并未引起医家的广泛重视,在临床应用上也没有严洛的区分。
对芍药中赤白芍功效的区别,古今医家亦有论述:①刘翰:“别本注云,此(芍药)有两种:赤者利小便,下气;白者止痛,散血。”(《开宝本草》)②成无己:“芍药白补而赤泻,白收而赤散。”(《注解伤寒论》)③李时珍:“白芍药益脾,能于土中泻木。赤芍药散邪,能行血中之滞。《日华子诸家本草》言赤补气,自治血,欠审矣。”(《本草纲目》)④张景岳:“芍药,白者味甘补性多,赤者味苦泻性多。”“白者安胎熟不宁,赤者能通经破血。”(《本草正》)⑤蒋溶:“阴虚阳亢者则用白芍,取其收阴和阳以补之;阴实而阳郁者则用赤芍,取其升阴导阳以泻之。”(《萃金裘本草述录》)⑥张山雷:“《本经》芍药,虽未分赤白,二者各有所主。然寻绎其主治诸病,一为补血养肝脾真阴,而收摄脾气之散乱,肝气之恣横,则白芍也;一为逐血导瘀,破积泄降,则赤芍也。”“成无己谓白补而赤泻,白收而赤散。故益阴养血,滋润肝脾,皆用白芍;活血行滞,宣化疡毒,皆用赤芍药。”(《本草正义》)
虽然如此,但当时区分赤、白的方法与现今有本质区别。由于受科学技术限制,当时历史条件下只能从花和根的颜色来区分是不科学的。
赤芍的临床应用,赤白芍虽有很多共同点,但临床应用上有明显区别,用于瘟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瘕瘕腹痛,跌仆损伤,痈肿疮疡。①用于热入营血,斑疹吐衄。本品苦寒,主人肝经,善走血分,能清肝火,除血分郁热而有凉血、止血、散瘀消斑之功。用治温病热人营血,斑疹紫暗,以及血热吐衄常配生地、丹皮同用。②用于经闭瘢瘕,跌打损伤,痈肿疮毒。本品苦降,有活血痛经,散瘀消癥,行滞止痛的功效。止血热瘀滞,闭经痛经,常与益母草、丹参、泽兰同用;治血瘀瘕瘕,可与丹皮、桃仁、桂枝等同用,如桂枝茯苓丸;用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多与乳香、没药、血竭同用,以疗伤止痛。治热毒壅盛,痈肿疮毒,常与银花、连翘、栀子等同用。③用于目赤翳障。本品能清泻肝火,散瘀止痛。常配菊花、木贼、夏枯草等同用。
4.地龙:地龙作为药物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性味咸寒、无毒,入肝、脾、肺三经。《药性论》则认为地龙“有小毒”,《图经本草》曰:“然亦有毒”。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引用宗奭的论点,认为“此物有毒”,《本草求真》认为地龙“专人脾、经络”。这些表明古代本草对地龙的归经及毒性方面存着不同看法。近代研究表明,地龙毒性很小,几乎无毒。《神农本草经》认为地龙“主蛇疹,去浊,杀长虫”,《名医别录》认为地龙还可以“疗伤寒,伏热狂谬,大腹、黄疸”,《唐本草》曰“地龙盐沾为汁,可疗耳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