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区文艺转折的历史见证
分類: 图书,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李军 著
出 版 社: 齐鲁书社
出版时间: 2008-11-1字数: 229000版次: 1页数: 286印刷时间: 2008/11/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3332109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研究“延安解放日报文艺”的专著,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论述《解放日报文艺》的生成语境,该副刊不是凭空产生,而是立足于延安现实的文化土壤,在初创期解放区文艺有了很大发展的生态语境中诞生,历史发展的外在条件为其存在、发展造就了有利的时机;第二章结合丁玲的文艺思想认识其主编《解放日报文艺》时的编辑思想;第三章分析《解放日报文艺》作为党报副刊如何反映了解放区物质与精神生活的现实;第四章是论文用力最多的部分,分别从批评与建构,知识分子的革命抒写,人性的限制与期待三个方面解读另类作品的具体内涵;第五章从理论维度考察《解放日报文艺》的文艺思想;第六章论述《解放日报文艺》停刊的内在轨迹,以及停刊后革命文艺家的文艺转向。
作者简介
李军,1971年生,山东聊城人。1993年聊城师范学院中文系(今聊城大学文学院)毕业;1997~2000年在辽宁师范大学学习,获文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2006年7月至今于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任教。近几年主要从事中国解放区文学、影视文学研究。先后在《文艺争鸣》、《名作欣赏》、《山东大学学报》、《中华读书报》、《光明日报》、《电影文学》、《电影评介》、《四川戏剧》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有《穿越文本: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两极阅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目录
青年学者的解放区文学研究——由李军《解放日报文艺》研究引发的思考
引言
第一章 《解放日报文艺》的生成语境
一 追溯:源头与历程
二 创作主体:左翼作家的涌入
三 在理想的天空下:较为自由的文学创作空间
四 鲁迅的方向:文艺创作的航标
第二章 创建文艺发展的平台——主编丁玲的编辑思想
第三章 解放区生活的艺术再现
一 边区现实生活的面影
二 文艺的政治化实践
第四章 另类抒写:左翼创作理念主导下的文艺创作
一 善意批评与革命建构
二 知识分子的革命抒写
三 人性:限制与期待
第五章 政治的类本质与文艺的特殊性——《解放日报文艺》的文艺观
一 理论探索
二 批评实践
第六章 终结:《解放日报文艺》停刊
一 “文艺”栏取消:《解放日报》改版不可或缺的环节
二 转折:延安文艺界创作路向的调整
结语
参考文献与书目
附录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解放日报•文艺》的生成语境
《解放日报•文艺》集中体现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前解放区文艺的成就与特色。它所取得的成绩不仅源于文艺自身发展的逻辑,而且有深层的文化、政治、社会等原因的交互作用与影响,也与初创期解放区文艺逐步发展的艺术氛围密切相关。追溯:源头与历程
三、四十年代的解放区文艺与二、三十年代的苏区文艺有斩不断的血缘关系,苏区文艺是解放区文艺的源头,解放区文艺是苏区文艺的丰富和发展。有人认为解放区文学的源头是左翼文学,“我们称之为40年代解放区文学的文学,只是此前左翼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在新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个发展。它的整个的方向和一系列的文学原则,在30年代的左翼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过程中已经具备或初步具备了,特别是作为它的基本理论基础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文艺观,也是在20年代末和30年代左翼无产阶级运动发展过程中翻译和到中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