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史论研究文献传承与文化认同研究丛书
分類: 图书,历史,中国史,隋唐宋元金史,
作者: 孙立尧 著
出 版 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09-4-1字数:版次: 1页数: 335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10106620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古典文献对中国文化传承的贡献是全方位的。它不仅以一种相对集中而凝固的方式保存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而且通过传抄、印刷、编辑、整理、诵读、研究等传播方式,对中国社会各阶层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从而参预了对中国人的心理情感和思想文化内涵的塑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在文献传承的过程中,不仅各个学科领域和各种不同类型的具体文献的传承,参预了对中国文化之民族特色的塑造,并影响了中国人对自身心理情感与思想文化的民族认同;而且,作为文献著录和书籍传承的重要支撑的目录学,也一贯致力于整合林林总总的固有文献与已有知识,使之系统化与合理化,与此同时,其自身还构成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体系与学术框架。有鉴于此,几年前,当南京大学文学院(当时的南京大学中文系)正式实施国家“985工程”“汉语言文学与民族认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的研究计划时,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和古典文献研究所的同人们集思广益,提出以“文献传承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为名设立子课题,并很快通过了专家组的立项论证。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套“文献传承与文化认同研究丛书”,就是这一子课题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孙立尧,1972年8月,江苏灌南人。1991年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获学士(1995)、硕士(1998)、博士(2001)学位,毕业后留校执教,现任南京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副教授。
目录
第一章 史论通解
第一节 历史研究之目的
第二节 史论与史学
第三节 史论之形式
第四节 先宋史论述略
第五节 宋代史论的学理分析
第二章 北宋史论
第一节 北宋初期的史论转型
第二节 孙甫
第三节 司马光与范祖禹
第四节 欧阳修
第三章 史论的文学化
第一节 苏轼与史论的文学化
第二节 苏门史论及其影响
第四章 南宋史论
第一节 北宋史论之余绪
第二节 李纲与李焘
第三节 胡寅与《致堂读史管见》
第四节 陈亮与叶适
第五章 史论的理学化
第一节 初期理学家的史论
第二节 朱熹
第三节 张栻
第四节 吕祖谦
第五节 钱时
附论:经筵进读、进故事
参考书目
后 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史论通解
第一节 历史研究之目的
历史是时间的学问,而藏在人类的记忆之中。一般而言,历史有两种内涵:一是指曾经发生过的事件,这在承认时间存在的前题下是客观的,其事一旦逝去,不可复得;另一种是指史料中所记录的事件,它是人类记忆的展现,也是相对的。历史研究的对象终究只能是后者,而对待史料的不同态度,也必将产生不同的历史哲学。
英国历史学家沃尔什将历史哲学分为两种,一种是“实验的”,另一种是“唯心的”。前者的最终目标在于使历史学同化或认同于自然科学,从而探寻其客观规律,是历史学的形而上学;而后者则是历史学的认识论,研究“历史认识”本身的性质,追问历史研究中所预设的前题和价值判断。沃尔什分别称之为“思辨的历史哲学”和“分析的历史哲学”。显而易见,这两种观念的产生是出于其史学支点的不同。①
通常认为,中西史学的主要区别在于,中国史学只有大量的历史记载,而缺少历史解释的意识,西方史学则正好相反。杜维运说:
以中国史学与西方史学相比较,中国史学以叙事为大宗,西方史学则以解释为首要。中国史学中之编年、纪传、纪事本末诸体,皆为适合于叙事之史学体例,中国史家亦斤斤焉墨守成规,直述往事,不著己见。西方史学则有一极适合于史学解释之史学体例,其体为选题详述,溯其渊源,明其发展,而穷其究极,类似中国之纪事本末体而实异其趣。西方史家亦能编织史实,运用史实,以从事于历史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