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志情理.艺术的基元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哲学,美学,
作者: 胡家祥 著
出 版 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2-1字数:版次: 1页数: 300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806479360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按探源——征实——发微的顺序全面整理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志”、“情”、“理”三个范畴。全书条分缕析,立论切实,新见间出,既充分地占有了史料,又深入地进行了阐发,较好地达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本书所探讨的“志”、“情”、“理”三个范畴,只是中国传统美学范畴系谱中的一小部分;不过,三者结合在一起,也自成一个世界。
内容简介
“志”、“情”、“理”接近于西方所谓的“知”、“情”、“意”,构成主体性的三维,在审美和艺术活动中不可或缺。本书按探源——征实——发微的顺序全面整理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志”、“情”、“理”三个范畴。首先主要从宏观的哲学的视角切入,描述范畴的历史演变,展示前人的认识所已达到的深度和广度;然后从艺术批评层面评述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相关观念,诸如“言志”说、“缘情”说等,分析其合理性与局限性;最后落实于发掘古典范畴的丰富内涵,努力会通中西,连结古今,实现创造性的转化,以期确立传统范畴在现代美学理论体系中的应有地位。全书条分缕析,立论切实,新见间出,既充分地占有了史料,又深入地进行了阐发,较好地达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作者简介
胡家祥,湖北黄石人,“文革”期间经历坎坷,1988年走上高校讲台,曾任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现为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已出版专著《心灵结构与文化解析》、《审美学》等。
目录
总序
导言
上篇 志
第一章 “志”范畴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以“心”为本——“志”的字义诸说
第二节 各领千秋——先秦诸子论“志”
第三节 新的突破——柳宗元论“天爵”
第四节 融合会通——宋明理学家认识的深化
第二章 “言志”说述评
第一节 “言志”说的形成与变异
第二节 “言志”说的奠基意义
第三节 “言志”说的历史局限
第三章“志”范畴的现代阐释
第一节“志”的涵义
第二节 艺术是“宣志”的园地
第三节 “志”在艺术创造中的制导作用
中篇 情
第一章 “情”范畴的历史展开
第一节 “情”的字义转化
第二节 先秦诸子的情感观念
第三节 汉以后情感观念的发展圆圈
第二章 “缘情”说述评
第一节 水到渠成——“缘情”说的提出
第二节 观念变革——“缘情”说的积极意义
第三节 浮华虚弱——“缘情”说的负面效应
第三章 “情”范畴的现代阐释
第一节 “情”的特点与性质
第二节 艺术是表现情感的王国
第三节 “情深而文明”
下篇 理
第一章 “理”范畴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初步展开——先秦时期
第二节 继续深化——汉魏至唐
第三节 地位攀升——宋至清初
第二章 审美领域尚“理”倾向的得失
第一节 艺术发展中尚“理”倾向的反复冒出
第二节 尚“理”倾向的存在理由
第三节 尚“理”倾向的负面影响
第三章 “理”范畴的现代阐释
第一节 “理”的涵义
第二节 “理”在艺术家修养中的基础地位
第三节 “理”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
结语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志”范畴的历史变迁
第二节 各领千秋——先秦诸子论“志"
中国哲学的主干是心性之学,中国文化最突出的部分是“心的文化”(徐复观语)。这种特点在先秦时代即已奠定基础。先秦思想界最有代表性的诸子,无不关注个体安身立命之所。只是他们所代表的社会群体不同,所追求的人生境界也不尽一致,因而对某些心性因素的把握出现歧异。我们容易看到,儒、道、墨三家都重视“志”,它们从不同角度予以阐释,其观点各领千秋。
一、儒家:“志"是人生乾健之抱负
自孔子始,“志”已是一个内涵明确的哲学概念。仅据《论语》中的记述,孔子直接谈及“志”的言论就有14处(《礼记》等典籍引述孔子言“志”之语也有多处),它们几乎无一例外地作为“心之所期”和“心有存主”的涵义运用。几千年来,这种把握显示了它经久不衰的顽强生命力,奠定了后世有关“志”的阐释的基础。
首先,孔子以“志”指称人生的理想、襟抱。如“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亦各言其志也已矣。”(《论语先进》)理想即是心之所期,心有所期则往往使人心有存主。所以“志”的这一涵义是最基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