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人愈快乐:发展与自我认知中的心理学(心理学小品3)

分類: 图书,心理学,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认知,
品牌: 马家辉
基本信息·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页码:160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506281783
·条形码:9787506281782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丛书名:心理学小品3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快乐的人愈快乐:发展与自我认知中的心理学》:作为一门行为科学,心理学重点在于探讨人在生活中的心理与活动。人类的生话牵涉广阔,因而心理学触及其他各科学术,成为一门百川交汇的融合之学。往上,心理学难免涉及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律学、哲学及文学;往下,心理学则必须惜助于数学、统计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及生理学。至于心理学的应用,更是经纬万端、无所不至,可以说只要是直接与人有关的生活范畴,如教育。工商、军事、司法及医疗等方面,都可以用到心理学的知识。
编辑推荐书精应读,书小可欺,欺而易读,然后受益。本书作者以轻松的小品形式,将心理学中对个体天性发展、自我认知和相关病症的研究作了清晰的阐释。合上《快乐的人愈快乐:发展与自我认知中的心理学》,重新想想自己要走的方向。
目录
发展·心理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
重回子宫
幼儿与母亲
三岁定八十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幼儿与母亲
曾有学者认为幼儿喜欢依附母亲,是因为后者能满足前者的基本生理需
要,哪怕是使幼儿免于饥饿。母亲是“食物的来源”,因此,也是生存的依
靠。但心理学家哈罗(Harlow)以实验证明:“人类不仅靠牛奶过活。”
哈罗最著名的实验是“替代母亲”。他选定了两组猴子,每组的铁笼内
均有两只“替代母亲”,其中一只以棉布毛料造成,另一只以铁丝造成。两
组猴子的差别在于:一组的饲料是由毛料母亲“供给”,另一组的饲料则由
铁丝母亲“供给”。
经过数月的仔细观察后,哈罗发现不管是由哪一只母亲负责“供给”饲
料,两组猴子大部分时间皆依附在毛料母亲身旁。这表示幼儿除了需要食物
,可能更需一种温暖的、依赖的接触和依附。
哈罗在另一项实验中,用一只玩具熊来威吓小猴,结果发现由毛料母猴
“养大”的小猴,很自然地紧紧退缩到母猴旁边,而由铁丝母猴“养大”的
小猴则无此现象。
哈罗又发现,若把母猴与小猴分隔开一段日子,当重新接触时,由毛料
母猴“喂养”的小猴很快会再次依附回母猴旁边;而当母猴不在时,小猴更
会在她的原来位置上打转,等待母亲的归来,至于由铁丝母猴“喂养”的小
猴,则毫无特殊表现,仿佛母猴的存在与否跟自己无关。
随后有不少心理学家批评或修正哈罗的理论。但基本上仍同意幼儿和母
亲之间的关系,足以影响幼儿日后的心理发展。
P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