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二十讲(大家西学)
分類: 图书,教育,学前、幼儿教育,世界各国学前教育、幼儿教育概况,
品牌: 杨东平
基本信息·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页码:31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201059580/9787201059587
·条形码:9787201059587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大家西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大学二十讲》讲述大学是“贩卖毕业证的机关……灌输固定知识的机关”?抑或是这样一个地方:追求此生有尊严的幸福生活的手段。
作者简介何怀宏,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著有《良心论》、《世袭社会及其解体》、《选举社会及其终结》、《道德、上帝与人》、《公平的正义》、《伦理学是什么》等;译有《道德箴言录》、《沉思录》、《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正义论》(合译)、《伦理学体系》(合译)等:编有《西方公民不服从的传统》、《生态伦理》等。
杨东平,1949年生,北京理工大学教授,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主要从事教育研究和文化研究。著有《通才教育论》、《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21世纪生存空间》、《最后的城墙》、《倾斜的金字塔》等:编有《教育:我们有话要说》、《大学精神》、《社会圆桌》等。
编辑推荐《大学二十讲》通过先贤大师的书写和言说,为大学理念正名:大学不是现实的晋升之阶,而是通往精神高地的车站。
目录
编者序
杨东平
第一讲新工具
[英]弗兰西斯·培根
第二讲论维护学习
[英]弥尔顿
第三讲青年教育
[美]托马斯·杰斐逊
第四讲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
[德]洪堡
第五讲论自由教育
[英]约翰·亨利·纽曼
第六讲关于大学教育的演讲
[英]赫胥黎
第七讲大学的旨趣
[美]杜威
第八讲论大学的普遍原则
[英]怀特海
第九讲论教育的目的
[英]伯特兰·罗素
第十讲自由与科学
[德]爱因斯坦
第十一讲大学的任务
[德]雅斯贝尔斯
第十二讲德国的大学和科学
[德]赫尔曼·外尔
第十三讲德国大学的自我主张
[德]海德格尔
第十四讲论通才教育
[美]科南特
第十五讲什么是自由教育?
[美]列奥·施特劳斯
第十六讲教育的途径和目的
[美]赫钦斯
第十七讲论当代高等教育
[美]布鲁贝克
第十八讲高等教育的危机
[英]埃里克·阿什比
第十九讲两种文化
[英]c.P.斯诺
第二十讲社会平等与大学学习
[法]布尔迪约
……[看更多目录]
序言这套丛书是我们拟议中的“观念读本”之一种。拥有语言形式的思想观念是人猿揖别的一个标志,各民族、各文明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都对丰富人类的精神宝库作出了贡献,有必要互相参照。而当世界进入“现代”之际,甚至在商品、资本的全球大规模流通之前,观念的流动其实早已开始,乃至后来引发了世界性的激荡。在这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发轫过程中,西方观念相比于其他文明的观念起了更重要的作用,而我们的母邦中国在近一百多年中也发生了包括深刻的观念变革在内的一系列变革,故而我们对观念的关注是以中西为主。而无论中西古今,我们都将努力从
文摘6.教学与学校
哲学思想活动之所以能够存2500年之久,主要是靠少数几位大哲学家,他们各有其独一无二的标准,这是哲思活动的起源,同时也是它的巅峰。这些大哲学家的思想也是其他哲学家哲思活动的出发点。然而,只有当他们拿出其自身独有的原初性时,他们才能加入这个源头。也就是说,只有内心带着火花的人,才会被传承的真理点燃。
哲思活动是真实性和原初性的结合,所以哲学的真理不可能就这样简单地被接受和学习。学习本身既不代表进步,也不表示退步,它是具有唤醒力与繁殖力的哲学式思想活动的表征。
假如我们的原初性在大哲学家身上找寻到了其源头,并透过其学说而领悟内在的精神,那么这种带有个人色彩而出自其内心而表达出来的哲学思考活动会发展出一套有系统的哲学,而它绝不会是大哲学家房间内的一幅小图片,它是表现非创造性但具有原初性哲思活动的工具,这种哲思活动是与大哲学家精神沟通的媒介。这样的哲学在每一个历史时代都要寻找它新的表现形式。凡是通过学习和传授找到了自己面目的人,即使对那旷世稀有的哲学家保持着绝对的尊崇,也绝不会优劣不分。
因为我们要学的是哲思活动的客观形象,要了解认识的工具,因此哲学就不可避免地成了一门学问,这样一来哲思活动就有可能遭到悲惨的误会。
大学包括了所有的科学,并通过研究和了解的工作,而抓住一切的事实和结构,让各种学术研讨得以多方面的发展,大学的内在精神是以通过每一个研究者及学者所表现出来的哲思活动为标志。
毫无疑问,这个“比学术还要多”的东西,正是大学的灵魂所在。教师应在哲学课上讲清楚,这种内在精神只有和学术一起发挥作用,并赋予学术以意义,让学术之间发生根本的相互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