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经济学(企业的兴衰与经济危机的蔓延)
分類: 图书,经济,经济学理论与读物,经济学基础理论,
品牌: 保罗·奥默罗德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页码:24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508613833
·条形码:9787508613833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企业的兴衰与经济危机的蔓延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达尔文经济学》囊括了一些值得认真思考的主题。书中许多结论,特别是全书后半部分的内容涉及了社会学和经济学两方面的数学建模。全书附加了相关的图表和表格,可以保证即使是初读者也可以毫无障碍地阅读。希望了解数学方面的细节问题的读者还可以参考《达尔文经济学》结尾附录中所列出的内容。生活总是无法摆脱失败,失败无所不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有失败的可能。99.99%的已知物种现在都已灭绝,从这个意义上说,失败已经存在了数百万年。在近代的历史中,每年都有超过10%的美国公司破产。从商界巨头到个体经营者,都经历过失败。在过去的五六十年问,西方国家以前所未有的干预程度试图提高本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然而,社会和经济问题仍旧存在,政策也屡屡受挫。有两个事例足以证明以上事实。尽管众多政府行动试图推动民族融合,但在许多西方国家的住宅区还存在明显的种族界限。一直以来,政府试图增强社会流动性,以保障贫困家庭的孩子获得和富家子弟同样的学习机会。然而,有证据显示,在近年来,社会流动性不但没有增强,反而减弱。从生物物种到企业,再到政府机构,都存在几乎无法被打破的“失败铁律”。然而失败似乎总是人们试图回避的话题之一。在经济学中,我们会徒然地为企业的倒闭寻找合理的解释。企业家们赞美一时的成功,却忽略了这些公司在获得短暂的成功之后立刻陷入困境的事实。在更加抽象的经济学领域中,我们可以找到大量的关于如何经营以获得成功的理论,然而大多数都是无稽之谈,甚至产生误导。但是,几乎没有任何关于企业为什么会失败的内容。19世纪中叶,查尔斯·达尔文提出了著名的进化论,但也仅仅阐释了物种进化而非被淘汰的原因。达尔文的进化论指出,生物会不断适应所处的环境,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尽管如此,厄运最终还会降临,许多物种惨遭淘汰。即使是适应者也难免遭遇失败法则。为何经历过无数磨难的幸存者也难逃厄运,从地球上永远消失?单个物种地区性的灭绝使我们面临着上述的矛盾。进化论写于150年前,但直到最近,生物学家们才开始系统地分析生物层面的淘汰现象。
从动物到人类,再到社会和经济组织,处处都面临着失败铁律。事实上,用来描述企业倒闭频率和规模之间联系的数学模型与记录了物种灭绝的化石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只是两者处在不同的纪年。
《达尔文经济学》主旨在于,对于人类社会和经济体系中渗透的失败规则给出一个总体的解释。尽管经济和社会领域与生物界有着众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但两者之间有一个根本的区别:那就是生物进化是无法被控制的。生物无法随心所欲地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反,在人类社会,个人、企业和政府都可以有意识地调整策略,力争获得成功。他们可以随时调整策略并根据局势变化改变计划。尽管有着明显的对比,然而,在生物进化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失败都是不可避免的。
《达尔文经济学》第二个目标是解释这一矛盾现象。即,虽然在谋求生存的主观意志方面体现了强烈的对比,但为何生物界和人类社会不仅会遭遇同样的失败,而且失败的模式都如此类似呢?
第三个主题即失败同样可以带来巨大的利益,在《达尔文经济学》的结论部分对这个论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在现实社会中,矛盾的是,单独个体层面上的失败却可能会增强整体系统的适应性。
全书的内容都着眼于现实基础:从经济学中密集的数学模型到有关社会学的大量晦涩难懂的文章,前人已经有太多针对社会科学的纯理论性研究。《达尔文经济学》通篇都将理论与我们所观察到的实例进行对比。这也是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自然科学领域在认识物质世界中取得的巨大成就所依据的基础。理论必须联系实际,否则只会沦为空谈,没有任何价值。
作者简介保罗奥默罗德,英国经济学家,被誉为“非正统经济学家”、“忧郁科学”的代表人物。曾担任《经济学家》杂志经济评估部主任、亨利预测中心负责人、伦敦与曼彻斯特经济学院经济学客座教授,是多本经济学畅销书的作者。 奥默罗德不仅能站在经济学前沿阵地进行研究,也能深入浅出地论述经济学知识。其作品《经济学之死》和《蝴蝶效应经济学》在国际上大受欢迎,这本《达尔文经济学》是奥默罗德推出的又一力作。
媒体推荐书中的分析方法引人入胜,很少有经济学家能对物理学和生物学也理解得如此透彻。
——《泰晤士报》
真是妙趣横生……奥默罗德分析的精度和广度不能不令人赞叹。
——《自然》杂志
保罗奥默罗德开始构建一个观察人类行为的新体系……他这本书的最重要的意义,已经超越了经济学的范畴。
——《新政治家》
这本精彩纷呈的书籍并没有停留在衰亡的哀叹中。这本书的分析通俗易懂却又入木三分,它说明了试图控制世界的人类理性的局限性,也论证了希望通过周密的计算达到目标的公共政策最终难免失败的命运。
编辑推荐《达尔文经济学》由华尔街蔓延开来的经济危机,无疑和那些存在乌托邦幻想的经济学家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 英国经济学家保罗·奥默罗德为我们提供了观察现代企业衰亡和公共政策失效的新视角。社会经济领域的各个单元,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政府,其行为和生物演化极其类似,在达尔文的进化论中,延续下来的生物都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能够存活下来的企业也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
目录
前言
第一版序言
内容简介
第1章 爱德华大爆炸时代——现代企业的兴起
第2章 失败的公式——现代企业的先天缺陷
第3章 忽上忽下——公共决策的困境
第4章 社会隔阂现象——社会网络中的个体选择
第5章 游戏规则——不完全信息下的经济决策
第6章 象棋比赛——无法控制的经营
第7章 “锦囊妙计……”——个人、企业和政府的最优决策
第8章 鸽派和鹰派——现代企业的合作与竞争
第9章 模糊的法则——物种灭绝的规模和频率
第10章 影响力——经济危机的蔓延规律
夥11章 刨根究底——经济周期模型
第12章 解决困境——企业的“半衰期”
第13章 为什么会失败——信息时代的误读
第14章 该做些什么——企业长盛不衰的秘诀
……[看更多目录]
序言美国人思想开明,足智多谋,富于创造,这使得他们建设出了一个让全世界艳羡的国家。
美国还是一个充满乐观精神的国家。与之相反,那些欧洲古国总是对于自身为世界所做出的成就缺乏信心。尽管西欧国家已经度过了60年的和平时代,但在世界大战中上千万欧洲人的罹难所带来的创伤永远都难以从人们的记忆中彻底抹去。
然而,矛盾的是,美国人的成功却是建立在失败之上的。恰恰是敢于尝试,富于创造,乐于改变使得美国领先于那些墨守成规的欧洲国家。
当然,并非每一次创业都会获得成功,并非每一个新点子都会奏效。事实上,其中大多数都会以失败告终,只有小部分能有所收获。而只有极少部分才会获得巨大的成功。但是,从这极少的成功中所得到的利益远远胜过大多数失败所付出的代价。
失败的存在总是被人回避。企业家们赞美一时的成功,却忽略了这些公司在获得短暂的成功之后立刻陷入困境的事实。比如说,安然公司,作为曾经的合作垄断企业的领军企业,一度因其极具魄力和创新的思维方式而备受吹捧。
文摘从另一方面看,公司也必须掌握它的成本曲线,或者是每一生产水平下的成本变化曲线。
这些乍看上去似乎是无关紧要的假设,但事实上想要获得准确的信息所面临的困难是相当巨大的。企业首先要考虑的,便是需求曲线,这可以使企业了解某个特定商品在每个特定价格下消费者的购买量。
第二个难题,便是相关行业的广告和市场调查,他们已经不断发展,通过了解消费者的复杂心理并根据他们的客户——生产者的利益来对消费者进行分类。如果经营企业十分简单,竞争对手十分明显,如果很容易知晓所有吸引消费者的因素,如果能够清楚地掌握价格变化对于销售量的影响,那广告和市场调查都不需要了。这些行业如此大规模的存在就是商业活动本质的不确定性的最好证明,即使是在商品定价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也是如此。当不确定性达到如此程度时,做出错误决定或者失利的可能性也就随之而来了。
在这里我们需要提到风险和不确定性两个概念在专业领域的区别。在日常生活用语中,这两个词可能多多少少被作为同义词来使用。但它们的特定用法,特别是在经济学中,存在着不同之处。风险指的是无法知道确定结果的情形,但某种特定结果的概率是可以被确定的。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扔硬币,不管是正面还是背面的概率都是50%。如果我们赌下一次扔出的是正面,我们就会有结果是背面而输掉钱的风险,但是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概率。不确定性,从严格意义上说,指的是出现不同结果的概率本身就是不明确的。比如说,我们打赌在未来十年内会有外星生物探访地球。没有人能确定这件事情发生的概率。几乎每个人都赞同机会会很小,但到底小到多少,是一亿分之一,一万亿分之一,还是概率为零?
现代经济学大量涉及的是风险的概念。风险包含可计算的概率,这可以使经济学者们运用最喜欢的数学处理方法。不考虑他们自身的思想意识信仰,许多著名的古典经济学家所写的都是包含了不确定性的情形。例如,凯恩斯,相信政府干预对于经济活动有重要影响,同样,他所描述的很多情形也是不确定性而不仅仅是风险。在芝加哥大学开创了经济学自由市场学派,并被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称为“20世纪最有创造力和影响力的社会学家之一”的弗兰克·奈特(Frank Knight)也出于本能地思考不确定性而非风险。他在1921年发表的博士论文是提出这两者区别的一篇重要著作。有趣的是,在这本书里,奈特给了他自己提出的问题“生活需要多久才能变得理性化”一个著名的直白的答案,“不会太久”。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