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与反腐败:理论、模型和方法
分類: 图书,政治,中国政治,国家行政管理,国家机关工作,
品牌: 任建明
基本信息·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页码:33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302190232/9787302190233
·条形码:9787302190233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腐败与反腐败:理论、模型和方法》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讨论了腐败与反腐败的理论问题、反腐败战略框架模型以及一些专门领域的反腐败实践内容。《腐败与反腐败:理论、模型和方法》较为集中地收入了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的核心团队成员的主要研究成果,特别是制度预防腐败理论框架、预防腐败战略有效性模型、惩治腐败战略有效性模型,均为该中心成员的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腐败与反腐败:理论、模型和方法》可以作为高校廉洁课程教育与纪检监察、反贪工作人员培训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使用,也可供理论研究者和实际部门工作者参考。
作者简介任建明,1965年10月出生,山西乡宁人。清华大学工学学士、工学硕士、管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廉政建设、政府管理、公共组织领导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央纪委以及地方政府委托研究项目若干,在SSCI源期刊、国内核心期刊以及其他报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和评论文章近200篇;多次为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政策咨询,是国内有影响的腐败与反腐败领域的研究专家。本书是任建明博士近年来从事腐败与反腐败研究的主要成果之一。
目录
上篇 腐败与反腐败概论
第一章 腐败的定义与分类/3
一、定义腐败的意义/3
二、理论定义/5
三、法律定义/1l
四、腐败的分类/21
第二章 腐败的原因/30
一、国内外学者对腐败成因的研究/30
二、腐败产生的主观原因/33
三、腐败产生的客观原因/39
第三章 腐败的后果和特点/48
一、腐败后果的研究综述/48
二、腐败的经济后果/51
三、腐败的政治后果/57
四、腐败的社会后果/59
五、腐败行为的特点/63
第四章 腐败程度的测量/72
一、测量腐败程度的作用/72
二、腐败程度测量的数据来源/72
三、腐败程度测量方法的分类/73
四、国际上有关腐败程度测量指标/74
五、我国理论界对腐败程度测量的研究/80
第五章 腐败与反腐败理论概述/82
一、寻租理论/83
二、委托一代理理论/89
三、反腐败战略理论/94
四、透明国际组织的国家廉政体系框架/97
五、机制设计理论/99
第六章 制度预防腐败理论/102
一、制度预防腐败理论及其理论基础概述/102
二、对于腐败的解释/108
三、对于反腐败的建议/110
四、重要推论/113
中篇 反腐败战略与模型
第七章 反腐败战略总论/117
一、反腐败战略/117
二、反腐败战略的目标定位/118
三、反腐败战略的对策体系/121
四、转型中国的反腐败战略及其演进/123
第八章 惩治战略及模型/126
一、惩治战略有效性的理论框架模型/126
二、实施惩治战略的策略问题/135
三、惩治有效性模型与相关法律制度分析/140
四、中国惩治腐败战略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144
五、提高中国惩治腐败战略有效性的对策/155
第九章 预防战略及模型/161
一、预防战略的功能定位及其有效性模型/161
二、预防制度的类型及其机理/164
三、预防制度的层次分类/171
四、预防的特点与实施策略/173
五、中国预防腐败战略有效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改进对策/177
第十章 教育战略/181
一、廉洁教育战略的功能和地位/181
二、廉洁文化的本质及廉洁教育的规律/182
三、廉洁教育的内容和方法/188
四、香港廉洁教育的实践/189
五、中国内地开展廉洁教育的实践/193
第十一章 经济全球化与反腐败国际合作/197
一、经济全球化与腐败/197
二、反腐败国际合作历程/198
三、反腐败国际合作的形式/204
四、中国开展反腐败国际合作的历程与现状/208
五、反腐败国际合作的局限与展望/210
下篇 专门领域反腐败
第十二章 建筑工程领域腐败及治理/219
一、建筑工程领域腐败的概述/219
二、建筑工程领域腐败的原因分析/228
三、治理建筑工程领域腐败的一些对策/232
第十三章 教育领域腐败及治理/237
一、教育领域腐败的定义和类型/237
二、教育领域腐败的原因/242
三、教育领域腐败的危害/259
四、治理教育领域腐败的对策/267
第十四章 医疗卫生领域腐败及治理/281
一、医疗卫生领域腐败的定义和类型/281
二、医疗卫生领域腐败的一般原因和危害/285
三、我国医疗卫生领域腐败的体制性原因分析/287
四、治理医疗卫生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的对策/298
第十五章 商业贿赂及其治理/303
一、商业贿赂概述/303
二、商业贿赂的危害及原因分析/308
三、治理商业贿赂的经验与对策/309
第十六章 廉洁意识与技能/313
一、廉洁意识和技能的重要性/313
二、廉洁意识和技能/316
三、廉洁故事及廉洁建议/324
参考文献/328
后记/334
……[看更多目录]
序言腐败既是一个历史性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根据考古发现,公元前13世纪亚述文明行政中心就有官员或王族成员贿赂腐败行为的档案记载。中国古代典籍《尚书·吕刑》记录的是西周时期的事情,其中“五过之疵”中的“惟货”,即指官吏接受贿赂。由此可见,腐败行为在人类社会已经存在了三千多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其后就从未被彻底根除过。根据透明国际组织(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2007年9月发布的最新一次腐败印象指数(Corruption Perception Index,CPI),在全球受到评估的180个国家和地区中,真正可以称得上反腐败成功(CPI得分超过8分)的国家和地区不过15个,而腐败严重(CPI得分在2.5~5分之间)或极端腐败(CPI得分低于2.5分)的国家和地区却有132个。这就是说,腐败不是部分国家的事情,而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尽管腐败现象存在了三千多年,反腐败的历史也几乎同样久远,但关于腐败和反腐败的学术或理论研究却不过二三百年的时间。由于腐败和反腐败的复杂性,研究还亟待在广度和深度上推进下去。
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成立于2000年11月,是中国最早成立的纯民间的腐败与反腐败研究机构。该中心以“华政清廉”为使命,以期通过多学科交叉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并重的研究工作,为实现中国政府和社会的廉洁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本书以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中心自成立以来即着力创建的制度预防腐败理论框架为基础,分上、中、下三篇组织本书的内容体系。
文摘(二)腐败促使政权进一步软化
腐败是软政权的产物,同时它又会促使政权进一步软化。瑞典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认为,腐败从根本上讲不过是软政权的一个具体表现而已。①它表现为,缺乏立法和具体法律的遵守与实施,各级公务人员普遍不遵从交给他们的规章与指令,并且常常和那些他们本应管束其行为的有权势的人们与集团串通一气,通行“权钱交易”原则。“软政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行政的随意性控制,那些掌握经济、社会和政治大权的人,利用随意性控制牟取暴利。即使制定了法律,也不被遵守、不易实施。在“软政权”中,制度、法律、规范、指令、条例等都是软约束,可以讨价还价,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有好处时执行,没有好处时不执行;有“关系”时执行,没有关系时不执行。
“软政权”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一方面,在私人领域,引入理性的利润动机和市场行为是困难的;另一方面,在公共权力领域,抑制、消除个人利益动机也同样是困难的。这样,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难以确立或失效;社会收入分配机制扭曲,人们不是把精力放在寻利上,而是用在寻租上;降低政府的权威,影响经济和社会稳定;等等。一言以蔽之,“腐败行为对任何实现现代化理想的努力都是极其有害的。腐败盛行造成了发展的强大障碍与抑制”。软政权导致了腐败的产生,反过来腐败又降低了政府行为的效率,降低了政府的权威,使软政权进一步软化。
(三)腐败导致政权合法性危机,危害政治稳定
所谓“政权的合法性”,是指民众对于公共权威的认同和服从。合法性就相当于某种类型的价值。“政权的合法性危机”,则是指政权所赖以维系的社会价值体系出现的危机,它突出表现在人们政治信任感的丧失、政治信仰的动摇,对现有政权表现出强烈的离异倾向,因而成为引发政治不稳定的重要动因。
腐败是导致古今中外一切政权出现合法性危机的一个主要原因。
后记本书的最终出版凝结了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的核心研究团队成员的集体劳动,也得到了许多方面的大力支持。
任建明撰写了本书的中篇、下篇以及上篇的第六章以及第三章第五节和第五章第五节。杜治洲撰写了上篇的其他章节。本中心的硕士研究生张伟参与了第十三章有关教育领域腐败及治理的相关研究及文稿撰写。董晓燕参与了第十一章有关全球化与反腐败国际合作的相关研究及文稿撰写。本中心博士后段龙飞、研究助理王冠参与了部分书稿的校对以及出版事务工作。任建明最后对全书进行了审校。
本书的一些创新性研究工作,特别是制度预防腐败理论框架、预防腐败战略有效性模型和惩治腐败战略有效性模型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有效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制和机制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06&ZD012)的资助。本书作为国内第一本内容系统的高校廉洁课程教材,其开发工作还得到了香港法律教育信托基金、福特基金会治理项目的大力支持和赞助,福特基金会治理项目还支持了与该教材配套的8个教学案例的开发工作。另外,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人员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一并向上述各机构和人员表示诚挚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