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聘优秀大学毕业生担任村干部及"三支一扶"考试复习指南(2009最新版)(人事考录辅导教材系列)

分類: 图书,考试,资格考试/职称考试,党政领导干部上岗与选拨考试,
品牌: 程连昌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中央党校出版社
·页码:63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503539206
·条形码:9787503539206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人事考录辅导教材系列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我国也已将大学生村干部计划上升到国家人才战略高度予以考虑,经中央同意,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有利于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和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的结构,有利于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编辑推荐考试文件独家详解,量身定做,权威实用。
序言2005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提出要大力推广高校毕业生进村、进社区工作,即大学生村干部计划。从2006年起,国家每年有计划地面向全社会通过严格考核考察程序,公开选拔年纪轻、素质高、能力强的大中专应届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就业。到城市社区就业的,其薪酬可由所在地财政和社区共同解决。到农村就业的,根据是否是党员的条件,充实到村党支部或村委会干部群体中,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或村主任助理,协助村支书或村委会主任处理农村日常事务,从而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为加快农民增收致富创造条件,为推动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争取用3到5年时间基本实现全国每个村、每个社区至少有1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海南、河南、四川、湖北、浙江、陕西、北京等省市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相继推出了本省的大学生村干部计划。很多地区的大学生村干部计划实施得非常成功,已经取得了很好的反响。我国也已将大学生村干部计划上升到国家人才战略高度予以考虑,经中央同意,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有利于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和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的结构,有利于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文摘第二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指导思想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三级连创”为载体,强化基层干部的群众观念、服务观念。要以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五个好”乡镇党委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活动为载体,建立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机制。教育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必须增强政策、法律观念,提高政策水平,学会依法办事,认真改进作风。坚决防止和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2.提高乡镇、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一要建设好农村党的领导班子。特别是要选好一个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公正廉洁、能带领群众致富的支部书记。要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并同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民主监督制度等。二要按照有利于开展组织活动、有利于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原则探索和完善新的组织设置形式,改进党组织的活动方式。三要把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成为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带头人群体。要制定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子,并将这作为农村党组织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下真功夫常抓不懈。
3.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村民自治的关系。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理顺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广泛开展依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活动,调动农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规范和深化村民自治活动,实现党的领导和村民自治的完美结合。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标内容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标内容,主要是指县、乡镇、村三级联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即:村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乡镇创建“五个好”乡镇党委、县创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五个好”的具体内容是: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要求
1.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引向深入。这就是党中央提出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