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复习指南:职业能力测验(2009最新版)(人事考录辅导教材系列)

分類: 图书,考试,综合,
品牌: 程连昌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页码:314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503539206
·条形码:9787503539206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人事考录辅导教材系列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复习指南:职业能力测验》(2009最新版)包括:《职业能力测验》、《公共基础知识》、《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卷》、《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共4本,全面覆盖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的内容,具有以下鲜明特点:一是最新最早。本套教材是《暂行规定》发布实施后的第一套配套教材,填补了此类考试用书的市场空白。二是全面系统。本套教材严格按照《暂行规定》的相关要求,从复习指南综合用书,到笔试科目教材,到笔试科目模拟试卷,为考生系统复习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科目提供了全方位的解决方案。三是实用有效。本套教材完全依据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条件和要求并结合事业单位本身及全国各地实际情况编写而成,完全适合各地考生作为应考准备的复习资料。四是权威科学。本套教材由原人事部常务副部长、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程连昌主编,由金榜人事考录专家委员会编审。编写队伍中有长期从事人事考试研究的资深专家、学者,有事业单位考试的一线辅导老师,也有事业单位考试的亲身实践者,阵容强大,经验丰富。
编辑推荐《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复习指南:职业能力测验》(2009最新版)最早开展事业单位考试教材编,最及时更新理论、法律、政策要点,最全面涵盖事业单位考试内容,最科学组织体例与内文编排,最紧密切合考生复习规律与习惯。
目录
第一部分 职业能力测验概述
第一章 职业能力测验的概念
第二章 职业能力测验的施测程序
第三章 职业能力测验的备考策略
第一节 备考策略与技巧
第二节 应试备考所需的心理素质
第二部分 题型精讲及专项突破
第一章 数量关系
第一节 题型总览
第二节 备考方案
第三节 数字推理题型精讲
第四节 数学运算题型精讲
第五节 专项突破及自我评分
第六节 考题预测及分析
第二章 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一节 题型总览
第二节 备考方案
第三节 词语替换与选词填空题型精讲
第四节 语句表达题型精讲
第五节 阅读理解题型精讲
第六节 专项突破及自我评分
第七节 考题预测及分析
第三章 判断推理
第一节 题型总览
第二节 备考方案
第三节 图形推理题型精讲
第四节 定义判断题型精讲
第五节 逻辑判断题型精讲
第六节 类比推理题型精讲
第七节 事件排序题型精讲
第八节 专项突破及自我评分
第九节 考题预测及分析
第四章 常识判断
第一节 题型总览
第二节 备考方案
第三节 必备法律常识精编
第四节 其他常识精编
第五节 常识判断题型精讲
第六节 专项突破及自我评分
第七节 考题预测及分析
第五章 资料分析
第一节 题型总览
第二节 备考方案
第三节 题型精讲
第四节 专项突破及自我评分
第五节 考题预测及分析
第六章 知觉速度与准确性
第一节 题型总览
第二节 题型精讲
第三节 专项突破及自我评分
第四节 考题预测及分析
……[看更多目录]
序言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对现有事业单位分三类进行改革。”“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相关财政政策。”事业单位是我国各类人才的主要集中地,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领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阵地。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对建设一支高素质、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和诸多管理环节。其中,如何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人员,严把事业单位“进口”,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和关键。在总结有关地方、部门事业单位公开考试、严格考核招聘人员经验的基础上,2005年11月16日颁布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并已于2006年1月1日正式施行。此规定的颁布和实施,是继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后的又一重大举措,有利于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进人制度,实现用人上的公平正义,维护求职人员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保证事业单位新进人员的素质,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有利于扩大事业单位选人视野,拓宽进人渠道,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规范事业单位进人的程序和行为,解决个别人说了算、暗箱操作、走后门等不正之风。
文摘第一部分 职业能力测验概述
第一章 职业能力测验的概念
事业单位考试中,考生要成功应对职业能力测验,首先必须弄清楚几个基本问题:什么是职业能力测验?它的考核目标与测试内容是什么?以下内容将剖析知识、技能、能力、能力倾向等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此来帮助考生解答这几个问题。
一、知识、技能与能力
知识是指对事物、理论、系统、惯例、规则以及其他一些与工作有关的信息的了解、理解与掌握。不同的人在了解和掌握知识的数量与质量上存在差异,我们常常通过纸笔测验或口头提问方式对一个人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测,如普通的教育考试、学历考试,所测查的内容主要都是知识。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公共科目中的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科目的考试,也是主要以测查、区别应试者知识掌握程度为目的的。
技能则是一个人通过一定练习而形成的能够完成一定任务的动作和智能的操作系统。它包括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两种,常常通过工作的速度与精度、动作的协调性和熟练性表现出来。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技能一般通过面试进行检测。对于某些特殊职位的技能测查,也可采用笔试或实际操作的方式。
能力可以概括为能够从事某种工作或完成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这种主观条件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一是先天遗传因素,其二是后天的学习与实践因素。能力又可划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前者即通常我们所说的智力,它是从事各种心智活动所需要的一种共同能力,是一种最基本的认知能力,影响到一个人从事一切活动的效率。我们可以通过智力测验考察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高低。后者指的是人们从事特殊专业活动所需要的能力,如音乐、美术、机械等方面的才能。我们可以通过特殊能力测验来进行考察。
知识、技能和能力三者是不同的:知识是人们所掌握的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历史经验;技能是个体身上固定下来的复杂的操作系统;能力则是个体顺利完成活动任务的直接有效的心理条件。但三者之间又是可以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并且,它们都指的是个体现时已经具备的、不需要进一步训练的主观条件。
二、能力倾向
能力倾向是一种潜在的能力素质,它指经过适当训练或被置于适当的环境下完成某项任务的可能性,而不是现时就已经具备的智能水平。换句话说,能力倾向是指一个人能学会做什么,即一个人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潜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