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荡与闲谈:一个中国人的印度之行
分類: 图书,其他,
品牌: 西川著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页码:191 页
·ISBN:7806780858
·条形码:9787806780855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印度曾经是我们的远方,我们的西天,是法显、玄奘、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到过的地方,是我们想象力的源泉之一,想了解这个秘密的地方吗?本书一个中国人的印度之行的旅行见闻和个人感受,它不是对印度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的全方位描述,更不是理论分析,它由印象式的片断组成,特别吧!让你感受第一手资料的新鲜感!
作者简介西川,生于1963年。
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
著有诗集《虚构的家谱》(1997)、
《大意如此》(1997)、
《西川的诗》(1999)、
散文集 《水渍》(2001)、
评著 《外国文学名作导读本·诗歌卷》(2001)
译有博尔赫斯、米沃什等人的作品。
曾获 现代汉诗奖(1994)
鲁迅文学奖(200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阿奇伯格奖修金(1997)
美国弗里曼基金会奖修金(2002)
曾在德国魏玛全球论文比赛中进入前10名(1999)。
媒体推荐简要说明
在中国人的旅行地图上,迄今还没有标出印度这个国家。人们往欧洲跑,往北美跑,往日本、韩国,乃至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跑,却好像完全忘了就在喜玛拉雅山脉那边,有一片广大的、斑斓的、历史悠久的、人口稠密的土地。这表明我们的文化意识,尚欠发达。
我曾在印度新德里某一社交场合,巧遇几位到访的中国医疗考察团成员。他们抱怨到印度简直和没出国一样,他们无法接受印度的某些地方比中国还破烂。在他们的意识中,“出国”就意味着畅游花花世界,就意味着在西方白种人和东方黄种人之间,自己登上了半白不黄的位置。我建议他们注意一下印度深不见底的文化,但他们显然对此了无兴趣。
印度曾经是我们的远方、我们的西天,是法显、玄奘、孙悟空、独八戒、沙和尚到过的地方,是我们想象力的源泉之一。印度佛教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巨大。但如今,我们对印度只剩下一个极其模糊的印象。不错,对正在谋求现代化的当代中国来说,西方确是一个重要的他者,但这并不是说印度对我们就不是一个重要的他者。从某种意义上讲,印度像我们的一面镜子,了解印度或许正是了解我们自己的最好的辅助办法。
即使撇开大话不说,印度也是一个旅行的好地方:它有足够多的刺激等着你去领受,它有足够多的困难等着你去克服,它有足够多的危险等着你从其中穿越。旅行不是旅游。如果你只想旅游一下,那请去颐和园好了。
印度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成就过几位中国的硕学鸿儒,但他们的研究完全集中在印度古文明方面,仿佛不存在一个当代印度。报纸上偶有有关当代印度的报道,也是偏重与中国有关的印度政治、军事方面。那么,当代印度社会、印度生活究竟是怎样一种面貌?
1997年我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阿奇伯格奖修金(UNESCO-ASCHBERG bursaries)。该奖修金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设的推动文化国际基金会(International Fund for the Promorion of Culture)每年颁发给全世界三四十位35以下的作家、诗人、艺术家,资助他们去领略、研究不同的文明。我因此得以于1997年10至月12月在印度生活、旅行、写作了三个月。
三个月只是很短的时间。在新德里,我住在城市南郊的灵修园(Sanskriti Kendra),一座占地七英亩(约合中国42.5亩)的寂静、秀美的园子。我曾先后旅及乌黛普尔、阿格拉、马杜赖、章西、卡杰拉霍、瓦拉纳西等地。我旅行的时间虽短,但饱尝了“文化震惊”的滋味。如今想来,这一段旅行对我十分重要。它使人我在面对大干世界时,在中国视角和西方视角之外获得了另一重视角。这一视角不能用“好”、“坏”来评价,但它使我发现了以前我不曾发现的自己,和以前我陌生的生活。
为此我要由衷地感谢使我此次“印度之行”成为可能的雕塑家隋建国教授、诗人牛汉先生和文艺理论家王一川教授。我尤其要感谢灵修园主人奥姆·帕拉卡什·耆那(Om Prakash Jain)先生,他为我在印度的生活提供了诸多方便。当然,我也忘不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动文化国际基金会的资助。我必须提到该基金会项目主任娜迪亚·柏罗琴科女士的名字。
《游荡与闲谈》只是一篇游记,记述的是我的旅行见闻和个人感受。它不是对印度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的全方位描述,更不是理论分析。它由印象式的片断组成。我只可以保证这些片断的一手新鲜感。
在印度旅行时我已做下一些笔记。但回国后一直没有时间将它们整理出来。2000年夏天我在德国柏林南部的苇泊乡艺术家之家(Kunstler-hause Schloss Wiepersdorf)居住过一段时间。在那里我写出这篇游记的初稿。又过了两年,我才将它最后完成,但愿它不是完成得太晚。
西川
2002.8.5.
编辑推荐印度曾经是我们的远方,我们的西天,是法显、玄奘、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到过的地方,是我们想象力的源泉之一,想了解这个秘密的地方吗?本书一个中国人的印度之行的旅行见闻和个人感受,它不是对印度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的全方位描述,更不是理论分析,它由印象式的片断组成,特别吧!让你感受第一手资料的新鲜感!
目录
简要说明
印度曾经是我们的远方,我们的西天
是法显、玄奘、孙悟空
猪八戒、沙和尚到过的地方
是我们想象力的源泉之一
从某种意义上讲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奥姆·帕拉卡什·耆那,前两个名字的英文缩写为O.P.“耆那”,表明他是耆那教徒。他本是印度最大的造纸商,与印度上流社会的许多大人物均有来往。O.P.中年悟道,遂倾其所有资产,在新德里南郊修盖了一座占地7英亩的灵修园, 招待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家、艺术家。
灵修园雇着几十位仆人,拉姆昌德是其中的司机。
有一天,来自美国洛杉矶的画家李·惠斯勒对O.P.说:“O.P.,你能不能不使用仆人?”
O.P.有点儿窘。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应答。他自我辩解道:“我这是对他们好。我给他们工作,他们可以把挣来的钱寄回家乡。”
美国人总能够轻而易举地占到道德的先机。“或者你可以给他们工作,”李说,“但最好把他们作为工人而不是仆人来雇佣。”
O.P.更窘了。我本人本来对这个话题没有兴趣。我对使用仆人也没有兴趣。我不喜欢等级制度,但事情也没有美国人想得那么简单。
我坐在旁边,插进他们的谈话:“李,你能不能这样想一下:如果印度放弃了她现在在民间依然流行的等级制度,那么就等于改变了她的社会结构。而社会结构的改变当然意味着其社会道德状况的改变。如果是这样,这就不是印度了,你也就不再可能在这里作为一个美国人而被仰视。如果印度变成了美国,那么你在这儿还有什么异国情调可追寻呢?”
李无话可说。O.P.松了一口气。我们都是东方人,我们各自更容易理解对方的问题和困难。
当然这主要是一些救急的话。我自己也不完全相信。印度需要改变,正如中国正在改变。但一个古老的国家、一种古老的文化,改变不易,而且不仅是中国或印度要为它们各自的改变付出代价,全世界都要为某一种古老文化的改变付出代价。
花衣花裤的外国人,充斥着康诺特广场,充斥着火车站周边的大街小巷。
大多数外国人来自西方,也有日本人和韩国人。西藏人在这里几乎像本地人,而来自中国内陆的中国人,我几乎是惟一的一个。每当我被误认作日本人,我便用中文说话,并开设临时中文培训班。
那些背着吉他、抱着鼓的西方人,蓬头垢面,破衣烂衫。那些西方社会的边缘分子,承袭了嬉皮士参禅礼佛、寻访古鲁(1)的遗风,来到这里找寻精神家园,顺便搭一趟爱情的小帆船。
他们比我们更在乎精神家园(我们比他们更需要现代化),他们比我们更在乎这里的大麻烟。而在我们的脑海里,世界是由欧洲、北美和中国构成(一如印度人认为所谓东方与西方是指印度与西方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