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皇帝:康熙自画像
分類: 图书,传记,历代帝王,中国,元明清,
品牌: 史景迁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页码:212 页
·出版日期:2001年
·ISBN:7806614443
·条形码:9787806614440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国皇帝:康熙自画像》是美国耶鲁大学历史系中国史教授乔纳斯·斯宾塞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的一部历史人物传记。此书最大的特点,也是值得介绍给中国史学界及一般的读者的最大理由,便是其独特的透视历史人物视角——通过对历史人物活动的再还原,以历史人物——康熙——这位封建帝王的自传口吻,揭示出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及其应有的历史地位。全书未置一词评论,是以描述性的语言而非价式的语言,表达出作者的学术思想,是一部“具有学术水平和文学成就的杰作”。
作者简介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著1936 年出生于英国,曾受教于温彻斯特大学和剑桥大学,现为美国耶鲁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也是国际知名的中国近现代史专家。主要作品有《奴隶和主人:曹寅与康熙》、《天安门》、《王氏之死》、《利玛窦传》等。
媒体推荐译者前言
《中国皇帝:康熙自画像》(Emperor of China—Self-Portrait of K'ang—Hsi)是美国耶鲁大学历史系中国史教授乔纳斯·斯宾塞(Jonathan D.Spence汉文译名史景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的一部历史人物传记。此书最大的特点,也是值得介绍给中国史学界及一般的读者的最大理由,便是其独特的透视历史人物的视角——通过对历史人物活动的再还原,以历史人物——康熙——这位封建帝王的自传口吻,揭示出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及其应有的历史地位。全书未置一词评论(除导言而外),是以描述性的语言而非评价式的语言,表达出作者的学术思想,是一部“具有学术水平和文学成就的杰作”(《纽约时报》,塞德尔·沙伯德)。 应该说,本书中的历史资料并非罕见的、难找的资料,也并不是中国历史学家很重视的“重大意义的资料”,这即是说,本书并不以资料取胜,而是在运用资料的方法上高人一筹。把冰冷的、落满尘埃的零星资料,化为一位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封建英主的形象,这便是该书的一大成功之处。
正如作者在导言的结束部分所说的那样,对康熙的一生可以作不同的阶段划分,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但是,按照史景迁的角度去认识——以康熙草拟的遗诏的回忆性角度去看康熙一生的武功文治之绩,人生兴趣与爱好,内心深处的忧虑与人性的基本内涵,则能比较全面而又完整地认识康熙。全书以六个范畴(游、治、思、寿、阿哥、谕)来揭示康熙的成长、成熟过程,统治的具体活动及其策略,思考问题的方法及其对既往事件、经验的总结,对生死问题的态度及皇子之间皇位纠纷的处理,以及对人生的体验,打破了纪传体编年体的历史传记创作方法,搀以文学传记的手法,从而使我们在碰到《康熙大帝自传》,并与之诚恳、深入地交谈之后,便仿佛真的曾与康熙生活在一起过,感受到了他的帝王之威严,又体验到了他的常人之心态;领略到了他的仁慈、同情心、孝顺劲儿,又目睹到了他的专横、残酷;知道他既真诚、宽柔,又虚伪、险猛;既谦虚、谨慎,又自夸、固执;既坚强、果断,又脆弱),妥协。这六个范畴构成的六个篇章,不是作者随意编排的,它实际上隐含了作者对康熙的理解。第一章“游”
主要是写康熙在大地上纵横驰骋的政治家的人生经历,从而揭示出他之所以能统治中国,稳固满汉地主阶级政权的原因。第二章“治”就着重描述康熙的种种政治活动及其策略,从而为康熙的反思提供现实的内容。因此第三章“思”便是康熙在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政治经验之后的
初步总结,从而将康熙推向了成熟政治家的地位。这时,伴随着时光的流逝,便也将康熙从年青力壮推向了精力不济,以致衰老的边缘了。“寿”这一章便是康熙政治生涯跌落的时期,伴之而来的便是众皇子之间的争夺继承人资格的困扰,从而使得康熙不得不暗自里草拟遗诏,企
图留下自己真正的心声,这便是“阿哥”与“谕”两章所要提示的问题。很显然,全书的时间脉络是分明的,但又不使人感到枯燥。使人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这是本书构思的巧妙之处。
史氏是个多产作家。在这本书之前,曾著有《康熙与曹寅》(又名《奴隶与主人》)、《改变中国》(又名《在中国的西方顾问》1620—1960);最近又著有《现代中国的寻求》、《天安门》等书。他极善于以叙事的笔法把极其平常的历史事件纳入巨大的历史背景中,从而细腻而又生动准确地提示出某段历史生活画面或人物生活过程。这本书也体现了史氏这一历史时期的创作风格。如本书不厌其烦地描写康熙的狩猎活动及狩猎时的心理状态,从而为征讨噶尔丹作了铺垫。狩猎既是康熙锻炼自己身体、意志的活动,又是他指挥士兵,训练士兵的手段,是一次次的战事演习。狩猎时康熙的嗜杀及其嗜杀时的愉快,是他不辞辛劳、亲涉沙漠两征噶尔丹的人性的冲动与原欲,也是取得征服噶尔丹战争胜利的个人方面的原因。康熙把征服噶尔丹看作是一场围猎,在与王化行的对话中说:“让我们围猎噶尔丹,好吗?”这样的细节描写便与大的战争活动挂上了钩,使其细事描写达到了“其事称类也小,其旨也大”的象征性效果。作者写康熙在围猎过程中,有时忽然省悟,对落入陷阱、围进猎圈的动物产生了怜悯之心,从而揭示出康熙对战俘的宽大之心的人性根源,这简直把康熙写绝了。他恩及禽兽而推恩及人,是诚心的,但正是在这种真诚之中流露出自私、残酷、虚伪,他对待落入监狱的,再无反抗之力的反对者的同情、怜悯、仁慈,正如对待落入陷阱、围入猎圈的动物的怜悯,是一种愉快,胜利之后的疲倦的怜悯,因而只是暂时的、虚假的,但较之于其他更残酷的封建帝王来说,他又确具有某种可取之处。因此,作者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心理活动的刻画,就比较深刻而又全面准确地揭示了封建帝王康熙的本质特征——是一个不同于任何其他人的雄才大略的封建英主。因而使得“学术研究上升到了美的境界”(塞德尔·H·瓦特)。
……
编辑推荐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中,康熙是一位令人另眼相看的明君。他既仁慈、孝顺、富有同情心,又专横、残酷、他既真诚、宽柔,又虚伪、险猛……本书以康熙大帝自传口吻,揭示了康熙的功过是非及其应有的历史地位。本书图文并茂,语言自然流畅、是一本集学术性和文学性的历史人物传记。
目录
导言 康熙的统治时代
第一章 游
第二章 治
第三章 思
第四章 寿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1696年春从北京出发之后,我们得到了承诺一通过向苦难的可卡斯宣誓,通过向上帝和祖先祭祀,通过士兵和他们的后勤人员的坚定信念——杀死噶尔丹。但对于具体的方法还存在一些争议。我征求了一些将军的意见,派侍卫官莫奥和拉斯到周围询问其他人,因而获得了七种不同的行动方案。最后,我综合成由奥加、屯珠和索额图建议的三种方案,向在克鲁伦河的噶尔丹派去了特使,威胁他并迫使他西迁,以便引诱他直接进入由宁夏起程的抚远大将军费扬古的阵地,基于我们对噶尔丹性格的了解,这似乎是最好的计划。二十年前,张勇将军已就噶尔丹作了秘密调查,侦察到了他的鲁莽又犹豫的性格,他的年龄与家庭状况,他与穆斯林之间的问题,以及他对酒与女人的嗜好。自从那时起,我就已经注意观察到噶尔丹的狡猾和声东击西的嗜好,他的过于自信,他的欺骗伎俩以及他缺乏深谋远虑。我们派出了特使之后,我们的侦察兵观察他宿营的炊烟,估测他的部队运行中的牛蹄印和马粪。当噶尔丹开始逃跑时,我们便随后追捕,开始扩充一个大本营,留下病马,后勤人员步行,接着是绿旗兵在后面行动,紧接着扔下大炮,最后派马斯喀在前面作为飞遣队司令。
当我在克鲁伦河岸等待马斯喀的消息时,我给皇太后写信道:“我们的队伍驱逐俄罗斯到现在已经有五天了。我看到他们扔下佛经、帐篷、妇人、孩子和那些拖累他们的病人,他们的鱼壶、泡菜罐、猎网以及盔甲、马鞍、马笼头、衣服、食物、放在汤碗里的木匙、盛马乳洒的皮囊——所有诸如此类的可怜的日常用品,都扔在了一边。”
噶尔丹逃进了我们的包围圈,在昭莫多碰上了费扬古。他们在三十里长的战线上展开四小时的激战。虽然杀了两千多厄鲁特,但噶尔丹本人却逃跑了。接着,从犯人口供中我得知了十分离奇的故事:达赖喇嘛已经死了九年,第巴掩盖了这一真相,强迫班禅喇嘛追随他,他们又凭着一个死达赖喇嘛的名称支撑着一个错误的预言:“如果他们向东迸发,噶尔丹就会胜利。”在那年秋天,我带着另一支军队,向西行军到归化城,我授予喀尔喀王子和其喇嘛头头称号,并亲自一一拜访了那些庙宇。
噶尔丹又一次从我们手中溜走了,第二年春天,我第三次追捕他,西向宁夏进军。陕西巡抚邹史化竭力地劝阻我,说道:“这个卑劣的坏蛋正陷入困窘之中,过不了几天就要灭亡。我请求陛下不要再次深入不毛之地的荒漠了。”但我说,噶尔丹必须像吴三桂那样被杀死,虽然我们的士兵因连续作战,疲惫不堪,们还是想一展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