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文化博弈:中国现代留欧学人与西学东渐(留学史丛书)
分類: 图书,教育,中国教育事业,
品牌: 叶隽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52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301151500
·条形码:9787301151501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留学史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异文化博弈:中国现代留欧学人与西学东渐》选择中国现代留欧学人的几个代表人物——严复、蔡元培、李石曾作为主要参照系和个案,观照个案之间的互动关系,使三人在现代中国的文化/教育场域各就其位,探讨留欧学人在现代中国语境中的思想史意义。
作者简介叶隽,1973年生于江苏南京。先后就学于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文学博士;曾在德、英、法等学术机构做研究。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兼任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南京大学中德文化比较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等。专著有《主体的迁变》、《另一种西学》、《史诗气象与自由彷徨——席勒戏剧的思想史意义》、《德语文学研究与现代中国》等;随笔集有《中德文化关系评论集》等;编撰有《蔡元培:大学的意义》等;合著有《中外教育交流史》等;合译有《教育与未来》等;主编有《中德文化丛书》等。发表学术论文、随笔等多篇。
编辑推荐《异文化博弈:中国现代留欧学人与西学东渐》是一部非常有趣且有独特意义的深思之作,内容关乎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知识生活,对于那一代渴望建设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的年轻知识精英来说,如何借鉴和使用西方思想成为他们思考最多的问题。
目录
《留学史丛书》总序叶隽
序:中国现代留欧学人与西学东渐巴斯蒂
第一章 世界形成中的“现代中国”:洲际视角之转换
一、作为大国博弈平台的现代中国:在“西力东渐”与“西学东渐”的双重背景下
二、“西学”全球化与现代性“东渐”
三、“现代文明”脉络中的欧洲史进程:法、英、德意义上的“三种文化”
四、中欧文化交流史与法、英、德资源的东渐——以留欧学人为中心
五、异文化博弈与现代性问题
第二章 现代中国初期之西学冲击波——严复的功利启蒙思想及其留英背景
一、严复的功利启蒙思想与留英经历
二、严复功利启蒙的译介努力及其“英国资源”
三、严复的英国认知及其对斯密的阐释
四、现代中国的“思想创译”与西学冲击波
第三章 现代中国早期之无政府理想——李石曾的文化浪漫主义及其留法背景
一、李石曾的文化浪漫主义及其留法经历
二、李石曾的文化浪漫主义与法国文化的关联
三、李石曾的法国认知及其对卢梭的理解
四、现代中国的世界理想及其实践
第四章 现代中国教育制度之肇创——蔡元培的教育国家理念及其留德背景
一、蔡元培的教育国家理念及其留德经历
二、蔡元培现代教育国家理念的核心内容与德国文化的关联
三、蔡元培的德国认知及其康德镜像——伦理学的发凡起例及其重要意义
四、现代中国大学制度之肇创、流变与得失
第五章 北大场域的异文化博弈——以严、蔡、李三校长为中降
一、作为“知识创新背景”的北大精神初构:从严复的“体用一致,全学西方”到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二、从文化的浪漫到政治的浪漫:“蔡辞李继”与北大学统中留美一代的确立
三、为万世开太平——求知原则的萌芽与留日、欧、美学人的共谋
第六章 从留法俭学到中法大学——蔡元培与李石曾的交谊与冲突
一、留欧交谊及对法国文化的共识
二、文化场域的相互借重:以留法俭学为中心
三、中法大学的悖论
第七章 法国镜像的异维度阐释——以严复、蔡元培与李石曾为中心
一、1904-1909年:《法意》出版对现代中国语境的影响
二、1907-1910年:李石曾阐发的《新世纪》的思想史意义
三、1927-1928年:蔡元培的法国情结及大学区制移植的制度史意义
第八章 众声喧哗之后
一、从拜伦、雨果到歌德——现代中国语境里英、法、德文化博弈的另面镜像
二、转益多国复“保守”:多维留学人的意义
三、国别资源消长的意义:以留法、留美学人为中心
主要参考文献
中文人名及关键索引
西文一中文名词对照表索引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这是一部非常有趣且有独特意义的深思之作,内容关乎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知识生活,对于那一代渴望建设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的年轻知识精英来说,如何借鉴和使用西方思想成为他们思考最多的问题。
尽管此前已有很多关于不同国家间在艺术、科学、文学、信仰、习俗和物质生活等方面的联系、交流或影响的优秀著作,但有关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仍像一个谜一样的东西有待解开。当然,我们也可以客观地来提供一些答案的尝试:数量众多的翻译著作、外国语言的授课课时甚或是频繁地去外国旅行。但不同文化间的思想和形式传播,包括其接受方式,完全取决于个体中介的功用。每个个体的趣味、直觉、敏感度、习惯、生性和背景都将引导其选择,并以特殊的方式产生了其影响。另外,相对于每一种广阔无垠的外国文化整体而言,每个人实际上只不过掌握了其中某些碎片而已,或者只是他人如中介者所了解的异文化的一部分。当他获得了遥远文化的碎片的时候,实事求是地说,他实际上是重新创造了这种文化,因为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背景来理解原有文化的。
故此,为了认知20世纪中国复杂的历史,必须重视在实践中产生了极大影响的西方文化资源,其媒介、(载体)性质、程度及效果都值得进行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实际上,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很多人都对全球化的表面形象感到焦虑,我们今天需要说服自己的是,不仅是通过物质需求与经济利益的裹挟,而且是出于精神自由的带动而使中国走向了全球化。
文摘第一章 世界形成中的“现代中国”:洲际视角之转换
二、“西学”全球化与现代性“东渐”
虽然早在15世纪时,西欧人即“以其伟大的海外扩张揭开近代世界历史的序幕”,甚至也不妨认作全球化的开端阶段;可作为一种知识范式的西学的确立与传播,却是19世纪以来的事情。其原因并不复杂,一则源自欧陆的现代大学/科学体系的建立,仍是柏林大学建立以后的事情;二则18世纪的启蒙运动乃是人类现代文明确立的萌芽标志,正是经由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的思想潮流之激荡,才有理性主义的最终确立,并进而借助大学的教育制度而实现了统治型的规训;三则由自然科学的发达,而使得实证主义思维在19世纪甚嚣尘上,进而占据了人文学科的主导思路,并进一步影响到社会科学的全面兴起。所以,全球化的这拨浪潮,表面上看去乃是西欧国家因建立自身的民族一国家需要而开展的一种海外探险与殖民活动,内驱力则表现为经济利益的追寻;可这种商贸经济联系并不能在本质上建构起真正的世界历史,只有当关涉到每个民族生存发展的文化传统受到撼动时,那才能算是触动了其神经所在。而这种文化撼动并非易事,对于中国人来说,利玛窦、汤若望的到来,虽然带来了西学,但仍仅是“明其不徒恃传教为生也”,传教与输入西学乃是明显的目的与手段的关系;而1842年鸦片战争的失败与《南京条约》的签订,使得西教与西学开始以一种扩张性的姿态在中国语境传播,再也没有了这种“寄人篱下”的压抑感。
但如果我们以一种更为宏观的视角来俯瞰全球,除了因欧洲强权博弈而导致的全球化进程外,还有另一种潜在的力量“悄无声息”地借助强权之力在改变世界。因为席卷世界范围的,在学术领域,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学术范式;具体言之,是以德国学术为中心的学术范式。在思想领域,是一个本属于欧洲的核心价值,即所谓“现代性”。
后记虽然留德学人研究是我在学术领域的“拓荒之地”,自1998年发端,至今已有十年;2003年完成博士学业后学术兴趣虽已明显拓展,但并未放弃这一根据地。在我看来,一片学术疆域并无过时的说法,只有开垦精细与发掘深浅的问题,而不太存在终结的可能。放弃自家长项,固然可视作学术自信的表征,但从另一个程度来看,则未必不存在失却长期积淀基础上“厚积薄发”的可能性。所以,这项留欧学人研究可以说直接由我的留德学人研究发展而来。但领域拓展可归结为在资料、范围和专业领域等方面对自己的自觉挑战,思路创新的难度却更大。尽管可以充分借鉴已有研究中总结出来的有效方式,但确实不想就此“摆摊弄艺”,养家糊口而已。然而范式的问题,说来容易,做起来可真的令人困惑。
关于留英学人的研究,我的兴趣始于2000年,其时完成硕士论文不久、刚进入博士课程,而正有留英机会。于是细细翻检相关著作,希望对此前的历史有一个基本了解,不致对前贤一无所知;哪知仔细探究,才知此领域竟是一片空白,于是便起兴开始研究,纯粹是一种业余性质的“玩票”;从学术角度论,则在这一领域始终未得“登堂入室”,只留下了满手的“鸡毛”而已。留英一年,对英国的文化感触极为深刻,虽然对此国不太“感冒”,却也领略了它究竟好在何处,强在何方。期间,我的博士导师陈平原先生应邀赴英伦讲学,得有一月时间常常陪游,谈到留英的这批人一定很有趣,便将已有的不成器的所谓“研究”呈观,现在想来这样的东西自然难入他的“法眼”,难怪他当时“惜墨如金”:一日“不能这样做”,二日“日后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