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础教育学校领导与管理改革指导纲要(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丛书)
分類: 图书,教育,中等教育,学校管理,
品牌: 杨小微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师大出版社
·页码:21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563383900
·条形码:9787563383900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新基础教育学校领导与管理改革指导纲要》主要讲述了:“新基础教育”丛书由叶澜教授领衔主编,由7本专著组成,包括1本成型性研究报告集,6本指导纲要,分别涉及语文、数学、外语教学改革,学生发展与教育、学校领导与管理改革、教师发展等方面。丛书深刻揭示了学校教育的价值和办学理念之“魂”,与学校各种机构、活动、人员之“体”的内在关系,建构了“魂体相附”、“形神皆备”的当代中国学校内涵发展的理论。
《新基础教育学校领导与管理改革指导纲要》分三编对“新基础教育”学校领导与管理改革的国内外背景及教育改革中的问题、学校改革实践与主要经验、改革的阶段进程与实施要领进行了全面而概括的阐述,并穿插了成型性研究阶段十余所基地学校提供的管理改革与领导发展方面的丰富案例。这一文本对于今后愿意在“新基础教育”理念下开展整体性、转型性变革研究与实践的学校来说,应该具有参考价值。
编辑推荐《新基础教育学校领导与管理改革指导纲要》为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丛书之一。
目录
第一编 背景与问题 /1
第一章 国内外中小学管理改革评述 /3
一、当前我国中小学管理改革探索 /3
二、国外中小学管理改革态势 /11
三、启示与问题 /19
第二编 改革实践与主要经验 /23
第二章 “新基础教育”学校领导与管理改革概述 /24
一、研究历程 /24
二、宗旨、目标与任务 /26
三、总体策略 /27
四、基本内容 /28
第三章 学校组织变革 /30
一、调整机构,形成扁平式、网络化的管理结构 /30
二、丰富组织类型,提供多样化的创造空间 /38
三、改变活动性质,提升组织的研究创新活力 /40
第四章 学校制度更新 /46
一、重新审视已有学校制度 /46
二、形成新的学校制度 /50
三、在稳步推行中完善学校制度 /54
第五章 学校运行机制创新 /57
一、学校运行机制的整体构成 /57
二、治校机制:校长负责与民主参与 /59
三、实施机制:分工负责与协作推进 /66
四、发展机制:评价反馈与激励完善 /75
五、动力机制:常规保证与研究创新 /83
第六章 学校文化建设 /95
一、形成学校文化理念 /95
二、在各领域内化新的文化理念 /103
三、学校文化的外在表现 /108
四、整体生成学校文化生态 /112
第七章 学校领导发展 /127
一、转变校长角色,更新管理观念 /127
二、发展领导团队 /134
三、在反思重建中实现自身发展 /140
第三编 推进过程与实施要领 /147
第八章 学校领导与管理改革的基本阶段 /149
一、第一阶段:改变参照系,重新认识学校自我 /149
二、第二阶段:引领学校变革走向“全、实、深” /155
三、第三阶段:在“全、实、深”基础上实现“精、特、美” /160
附录 /167
一、“新基础教育”基地学校建设项目设计总策划书(2004年9月~2009年6月) /167
二、闵行区实验小学“新基础教育”基地学校建设方案(2004年9月~2009年7月,第三稿) /175
三、闵行四中“新基础教育”基地学校建设方案(2004年9月~2009年6月,第三稿) /195
参考文献 /213
后记 /215
……[看更多目录]
序言《“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丛书》(以下简称《成型性丛书》)是“新基础教育”系列研究的第三套丛书,也是反映“新基础教育”系列研究成果的最后一套丛书①。这一研究长达15年,由探索性、发展性和成型性三个内在相连相关又不断发展的阶段组成。三套丛书都是经过5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积聚而成,它们是“新基础教育”研究共同体的集体创作,是华东师范大学课题组成员与全体试验学校领导和师生在研究中贡献的智慧结晶。我作为课题组总负责人和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借丛书出版之际,向为这项研究作出持续努力的全体课题组成员表示最深切的敬意和谢意。没有大家的全力合作,这项研究本身,甚至成果的形成都是无法进行的。
《成型性丛书》由7本著作组成。它是前两套丛书的延伸、提升,标志着共同主题研究的相对完成。与前两套丛书相比,本丛书鲜明地表达了“新基础教育”研究的成型性特点。《成型性丛书》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报告集》虽然只是一本书,但它是5年研究在不同层面和方面研究成果的精华式的集合。
文摘另一所学校在系统思考本校发展规划如何落实时,关注到纵横两方面的情形。纵向上,他们特别注重计划中各阶段的延续性和可拓展性;横向上,他们意识到计划的落实,并非由一条条直线贯穿而成,而是需要形成一个关系到校内外方方面面的综合网络体。因此,他们强调分工合作,除了建立正式的日常化联席会议制度外,更注意鼓励教工组成自发交流协作的非行政小群体——“专业社群”,通过这种非行政组织使教师主动参与学校工作。自2004年以来,“学生成长策划组”、“读书研究会”、“学校管理沙龙”、“科学艺术活动小组”等专业社群陆续成立并经常开展活动,有些教师还通过校园博客,组织跨学科、跨年级的小型主题研讨等活动,群策群力,落实学校的发展计划。
在一次课后闲聊中,大家谈到学生从一年级到三年级,上课时主动举手的人数就明显减少,到四五年级,大多数孩子就不肯主动当众发言。究竟是什么原因?难道真是孩子成长的规律?这个问题,被提交到三四年级的语文专业社群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看法,将不同年级、不同孩子的表现进行了比较,发现其实年级越高,学生想提的疑问越多,只是我们没有提供适合他们心理的表达形式,也没有保护他们超越文本的想象权利,所以,造成了“没有问题”的假象,一到考查,就会“问题成堆”。因此,教师们决定进行“如何培养中年级学生质疑能力”的初步研究,并确定三四年级的语文教师独特的研究目标。针对这一目标,这个专业社群分步骤开展了研究。①
(二)设立情趣组织
学校除创设自愿组建的课题组、为完成某项任务或研究而组建的项目工作团队等非行政组织之外,还可以授权教师组建一些因为有相近的专业兴趣爱好而形成的情趣组织。这样的情趣组织,可以采用较为松散的形式,由教师自主组织和运作;学校不必提过多正式的要求,只需提供适当的时间、空间和经费等方面的资源,提出诸如在一学期内形成一定的文化作品(不一定是正式的案例、论文,可以采用各种艺术表达方式)的要求。
后记以创建21世纪新型学校、改变师生在校生存方式为主旨的“新基础教育”研究,从1994年启动探索性研究,到随后的推广性、发展性研究,再到即将结束的成型性研究,对社会转型背景下学校的变革与发展问题展开了系统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华东师范大学课题组从学校领导与管理、学科课堂教学改革与教师发展、班级建设与学生发展等各个方面展开了对这15年研究、尤其是近5年成型性研究的系统总结与反思。本纲要是基于“新基础教育”学校领导与管理改革专题的系统实践与反思而提炼出来的一个纲要性文本。全书分三编对“新基础教育”学校领导与管理改革的国内外背景及教育改革中的问题、学校改革实践与主要经验、改革的阶段进程与实施要领进行了全面而概括的阐述,并穿插了成型性研究阶段十余所基地学校提供的管理改革与领导发展方面的丰富案例。这一文本对于今后愿意在“新基础教育”理念下开展整体性、转型性变革研究与实践的学校来说,应该具有参考价值。
本纲要的撰写由“新基础教育”学校领导与管理改革专题研究小组完成,然而,纲要中一以贯之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内涵,应归于“新基础教育”的设计者、发起人和课题总负责人叶澜教授。从“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总策划书中对学校领导与管理改革的定位与导向,到各基地学校五年发展规划的定向与立序,乃至5年进程中每一个重要阶段及其转换时刻对学校改革与发展基本方向和基本原则的关键性把握,都体现了叶澜教授审时度势的敏锐、运筹点拨的智慧和当仁不让的责任。只是,我们限于学识和功力,有时不能很好地体悟并将其体现在行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