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一体化共同安全与外交政策(欧盟研究丛书)

分類: 图书,政治,外交、国际关系,外交、国际关系理论,
品牌: 余南平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5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561767706/9787561767702
·条形码:9787561767702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欧盟研究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欧盟一体化共同安全与外交政策》共分成四章。第一章重点涉及欧盟一体化理论分析的框架,按时间段回顾了欧盟整合的历史进程,重点讨论影响欧盟一体化的两大理论体系,政府间主义和超国家主义,并对两大理论体系中的变种现实主义观和自由主义观进行了学理上的分析,最后重点评估了欧盟一体化整合的现状和结果,并对影响欧盟一体化决策机制的制度机构设计进行了讨论。第二章重点涉及CFSP发展的历史起源和过程演变,分析了CFSP的目标、机制、手段,包括组织机构设计,同时以学术研究角度对CFSP本身的争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探讨。第三章重点以外交实践角度讨论了欧盟与世界主要大国和国际组织的关系,其中包括跨大西洋关系下的欧盟与美国外交关系。分析了作为战略伙伴关系下的欧盟与俄罗斯关系,突出讨论了日益发展的欧盟与中国的外交关系,并最后分析了作为国际组织的欧盟与NATO的关系。第四章以案例分析为出发点,重点讨论在欧盟一体化理论指导下的欧盟共同政策对国际事务和活动的影响。具体的案例为欧盟共同贸易政策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欧盟共同能源政策与国际能源的关系,通过案例分析,试图将欧盟自身的一体化实践所产生的决策和外交活动结果,放在国际活动和合作的框架内进行解释。
编辑推荐《欧盟一体化共同安全与外交政策》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欧盟一体化理论与实践
导论
第一节 欧盟一体化理论分析的框架
第二节 欧盟一体化的简单历史沿革
第三节 欧盟一体化的各种理论分析
第四节 欧盟一体化的领域和整合现状
第五节 欧盟一体化的未来
第二章 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CFSP)的争论与解释
第一节 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起源与演变
第二节 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性质、目标、运作机构、机制与手段
第三节 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实施及其局限性与争论
第三章 欧盟与大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关系
第一节 跨大西洋纽带:欧盟与美国
第二节 睦邻战略:欧盟与俄罗斯
第三节 新兴紧密关系:欧盟与中国
第四节 欧盟与北约及其他国际组织
第四章 欧盟其他领域共同政策实践案例研究
第一节 欧盟共同贸易政策与国际贸易
第二节 欧盟共同能源政策与国际能源
……[看更多目录]
序言欧洲是什么?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际上却相当难以回答的问题。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来看,从古希腊璀璨文明的诞生一直到罗马帝国的辉煌,从中世纪僧侣们的皓首穷经一直到地理大发现时代欧洲人思想、财富与创造力的喷涌,欧洲不甘平庸、不落俗套的品性是如此鲜明地在其以往的千年历史中得以体现。记得斯塔夫里阿诺斯教授曾经说过,假如,生活在古代希腊罗马时代的欧洲人能够看到15、16世纪以后欧洲的发展,一定会惊诧地表示这已经不能够辨认;而假如生活在秦汉帝国的中国人有可能看到一千五、六百年以后的中国的话,可能会觉得这似曾相识。这是历史刻画在东西方不同民族身上的印痕。
如果说,在古代文明和近代文明之间的欧洲经历了举世罕见的深刻而全面的变化,那么,20世纪以来,特别是战后以来的欧洲变迁更加是翻天覆地。当然,战后的变化更多地是存在于人们的思想和心灵之中,也存在于人类生存于其间的各项制度、体制以及人们的交往结构之中。当人们惊叹于一个曾经是饱经战争创伤的欧洲,在短短的半个世纪里,却能推演出如此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体化体制构建时,人们也许会联想到,在这一宏大而勇敢的创造过程中,凝聚着多少个像康德、科谢夫这样的思想家的睿智,也包含着多少知名和不知名的实干家的心血。
文摘第一章 欧盟一体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欧盟一体化理论分析的框架
秉承国际关系现实主义思想的欧盟一体化理论研究者,我们不仅可以将他们的思想称为“政府间主义模式”,同时在他们看来,国家利益与国家政府无疑在决定一体化程度、性质和速度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这种观点尤其在解释如欧共体的最初建立,其后各项条约的改革以及欧洲货币联盟的创立等多个方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这种认识下,可以得出的推论是,由国家领导者与行政精英引导的国家间议价能力便成为了欧盟整合显而易见的动力。国内的核心行政管理者(coreexecutive)始终是欧盟与成员国之间的主要“传导装置”。他们不仅在欧盟的现行体制内占有完全优势地位,并且在国内保有强大的政治权威和合法性。而国家政府的对欧盟政策偏好是由其政治理想和“核心信仰”(corebeliefs)所决定的,至少并不是完全围绕假象中的一体化的原则和实践来操作的。当然这种看法的片面之处在于,它完全忽略了欧盟一体化过程中其他行为者和经过成员国协商后所形成有法律意义的制度(如条约)所产生的影响。因此,仅仅研究欧盟一体化中政府的行为、动机、利益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关心在欧盟整合过程中其他行为者,特别是制度本身起到的作用,对于这种作用,我们或许可以将之称为“制度整合”(institutionalintegration),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回顾欧洲煤钢共同体(ECSC)创立在欧盟共同体建立后所发挥的作用,以及这个作用在各个领域欧盟共同政策作用的体现,我们可以看到,正如哈斯(Hass)(1958),梅齐(Mazey)(1992)等人研究的那样,随着一体化过程中一个新的权力机制的扩展(也可以认为是一个新的官僚机构的出现),更多不同的利益被融入了决策过程中。因此,现在有许多欧洲层面的利益集团存在。越来越多的利益集团渗透进了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议会,随着欧盟委员会操作权力的增加,特别是欧洲议会实际权力的逐步获得,我们看到这些超国家机构在权力的扩展中尽管处事态度谨慎,强调对多方利益的平衡,但它们实际上早就已经开始对一体化进程施加影响了,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体化的方向和进程。而最令人感兴趣的是,随着权力由欧盟机构自上而下的传导,一个欧洲层面的、脱离国家的利益集团在自然凝聚中也开始以“欧洲行为者”角色对欧盟一体化产生影响。
其次,欧盟机构本身也凭借其发展和主导行动影响着一体化进程。比如,欧洲议会的快速发展就证明了创设权力机构也可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