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40多岁的柳传志特意穿上父亲赠送的一套老式西装,参加IBM PC代理商会议,那时的联想,只是IBM代理商中毫不起眼的一个。
弹指20年,这家当时连“搬箱子”业务都做得勉强的中科院计算所下属企业快速崛起,已经坐拥世界第3大电脑供应商的交椅,并以一个“蛇吞象”的故事把IBM的PC业务纳入囊中。
联想神话般的增长,是中国企业创造诸多奇迹、迅速发展的一个典型缩影。过去20年, 中国企业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高歌猛进,迅速成长,每年都有新的企业入围世界500强,成为世界经济中一个亮丽的风景线。中国产品迅速占领国际市场,“中国制造”成了国际市场关注最多的话题,以至国际上有一种舆论认为,世界已进入了“中国制造时代”,中国已成为唯一一个能对世界经济产生显著影响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企业神话般的成长虽然带给社会更多惊喜和自豪,也激起更多企业进军世界500强的雄心壮志。但是,冷静细解入围企业和中国500大企业,我们就不难发现,中国企业的成长局面并不像中国经济增长那样耀眼,中国500强企业成长速度虽然明显快于世界500强的平均水平,但中国企业的“大”是一种单纯追求规模扩大的粗放型成长,是一种容易让人产生盲目乐观的“虚胖”,他们具备了世界“500大”的外壳,但其庞大的外表下隐含的是靠垄断与政府保护堆积起来的企业规模,与主要靠市场打拼成长起来的世界500强企业相比,素质上有明显差距,从科技力量、管理经验到竞争力都有明显的缺失,其盈利能力也远远低于世界500强的水平。这些年我们虽然培育出了世界级的“大”企业,但它们是在国家垄断和财政保护下长大的,没有经受过国际市场的拼杀和洗礼,没有持续发展而必需的核心竞争力,因而在国际竞争的大环境中,它们虽大但很虚弱,它们虽成长很快但仍然贫困。
企业的成长固然可以依托经济快速起飞而超常发展,也可以凭借一时的“神话”增长而迅速做大,但做大是一回事,能够持续成长则是另一回事,所以能做得长久、基业长青的企业早晚要走出“神话情结”而布局长期稳定的发展。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打造了令人瞩目的“中国制造”,但在全球制造业产业链条上,中国企业普遍产业技术水平低,缺乏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而摇荡在中低端。中国IT企业缺“芯”,家电企业缺专利、服装企业缺“牌”,汽车企业缺自主技术,中国钢铁年产量虽然跃居世界第一,但高档次高附加值产品大多不能生产,钢铁大国仍不是钢铁强国。中国进出口总额虽然排名世界第三,但200强外贸企业出口值有74%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实现的,尤其是在目前全球性生产能力过剩、需求约束生产明显的形势下,中国企业庞大的制造能力根本就称不上优势,中国企业正面临着怎样真正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而不是生产加工中心的严峻挑战。但奇怪的是,中国有些企业不把功夫下在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并进行重大的自主创新上,而是为追求规模、市场老大而陷入你死我活的血腥竞争,有的不是在追求快速扩展的过程中因多元化而迷失重心,就是在进入新市场后迅速陷入零和竞争状态。
企业的终极目标是创造新增长,只有有持续的盈利增长,才能超越竞争对手,不仅做大而且做强。中国经济走过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长期之后,中国市场全面进入了以“过剩”为主导的消费者时代。企业的生存底线已经紧紧地与世界市场相连。中国企业面临的其实已经不仅仅是做大规模的问题,而是如何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夯实核心竞争力问题。为此,本刊从中国企业快速成长中的问题入手,从不同视角解剖了中国企业增长中的贫困,期待企业能从繁荣的“中国制造”表象背后强筋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