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月快速长成
部队普及跳伞后,各个分队开始投入以技术、战术为主要内容的突击训练。按照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原则,采取先干部后战士,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互教互学的方法,较快地提高了部队的技术、战术水平。
在完成单兵技术、战术训练的基础上,进行了班、排,连、营的攻防战术训练。1951年4月份在开封县朱仙镇等地区进行了以排攻防为主要内容的野营训练;5月份全旅12个步兵连分别实施了夺取、扼守开封机场的空降战术演习;5月底在郑州进行了以空降敌后方,夺取与扼守机场为课题的旅,营两级首长、司令部带通信工具的空降战术演习;6月份4个狙击营分别进行了夺取开封机场的空降战术演习。上述不同规模的空降战术演习,都是临时出情况,采取突然空降的方式进行,使各级指挥员的组织指挥能力得到近似实战的锻炼。
全旅经过10个月的突击训练,圆满地完成了训练计划,取得了显着成绩。部队政治情绪高涨,团结一致,有效地克服了初建时的和平麻痹思想。居功骄傲情绪和纪律松懈的现象。部队的技术。战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战斗员不仅能随身携带轻武器和装备跳伞,而且学会了用空投袋空投重机枪、迫击炮、无后座力炮等重装备,着陆后能迅速从空投袋内取出装备开展行动。根据当时的战术。技术素质和运输机条件,部队的作战能力,已达到可以担负1个加强连 (配属重机枪、迫击炮、无后座力炮共200人左右)的空降敌后作战任务。
1951年6月28日,由副旅长方铭率领狙击1营2连,参加了南京军事学院在安徽临淮关组织的河川进攻联合演习。这次演习由刘伯承院长担任总导演。演习分队充当空降兵团空降在敌主要防御地带与第二防御地带之间的炮兵阵地上,以部分兵力阻止敌预备队机动,主力配合正面部队强渡淮河。
正式演习那天,天降细雨,演习按预定计划进行。9架c-46飞机编队从南京起飞,上午10时一次空降集合完毕,迅速向预定目标展开攻击。着陆时3名同志扭伤了脚,仍忍着伤痛一直跟着部队坚持到演习结束。演习中各级干部指挥果断灵活,部队动作逼真,较好地完成了演习任务,受到演习指挥部的好评,全体同志受到了刘伯承院长、粟裕副司令员的亲切接见。
1951年上半年,部队受领了参加首都国庆两周年阅兵的光荣任务。全体受阅人员始终保持高昂的练兵热情,继续坚持刻苦训练。经过3个月的训练,人人达到了要求。阅兵前,朱德总司令驱车来到空降兵方队驻地,一一询问了伞兵生活。训练情况,使全体人员受到极大鼓舞。10月1日上午,这个新生的人民解放军空降兵方队以严整的军容,整齐的队形,雄健的步伐,通过了天安门,光荣地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同时向全国人民和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现代化建设中,有了空降兵这个新兵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