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中国积淀和传承了诸子百家的种种传统与文化,富有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也是其中之一,但它是种畸形的文化。“官大一级压私死人”,在古代中国,每年岁末年初,基本都是官场文化最富有生机的时段,因为此时段是官场大小官员怀着种种目的送出或收取“炭敬”的时节,以及充分发挥“潜规则”的时刻。
八国联军1900年占领天津时,也在年关时与中国官场“潜规则”打过照面,中西方文化和制度发生了激烈的碰撞。《百家讲坛》杂志刊载作者追忆的文章对此事做了以下阐述。
1900年12月20日,时值岁寒,正是京城中王公高官们收取“炭敬”的繁忙时节。
这天,占领天津的八国联军临时军政府——“天津都统衙门”——召开第84次会议,除了讨论发放救济、变卖旧子弹、逮捕义和团、民教冲突等事项外,还专门“研究了关于当前一些华人向政府部门成员赠送礼物的问题”,并形成决议:
本委员会认为此举应当严加制止。同时也相信,政府所有成员都不会接受华人除水果和鲜花以外的任何馈赠。
西方军人所组建的临时军政府,在枪杆子的护卫下,在此前血雨腥风的涤荡后,居然也遭到了坚不可摧的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的袭扰。这段以法文记载的文字,是极少数以官方资料的形式确切记载下来的中国官场潜规则。

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后在海河边巡逻
这个用了最有中国特色汉名“都统衙门”的临时军政府,从1900年7月30日成立,到1902年8 月15日将政权归还给清政府代表袁世凯为止,一共召开了329次委员会会议和4次特别会议或专门会议,平均2-3天召开一次。会议讨论通过的所有议案,制定的各项法规、法令等皆以法文——记录在案,最后汇编为几大本“proces-verbauxdes seances du gouvernement provisoire detientsin(天津临时政府会议纪要)”,在直隶总督袁世凯代表清政府收回天津主权时,这些会议纪要作为法律文件移交清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