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环境保护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其中北欧的环保又是欧洲最好的。当人们一踏上欧洲这片遥远而美丽的土地,总感觉天是那么蓝、云是那么洁白,到处森林茂密、河流清澈、环境清洁、空气清新,使人心旷神怡,仿佛踏进了安徒生笔下的童话世界,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绿色王国
在欧洲从城市到乡村,除了正在施工的工地,很少看到*的黄土。据有关资料介绍,欧洲的森林覆盖率普遍很高,一般都达到40%以上。挪威总面积38.7万平方公里,凡超过25度的坡地都未耕种,到处是无边无际的森林和草坪,无论在何处,不到20分钟就可以进入森林。欧洲人酷爱绿色,酷爱森林,且法律意识强,自然从没有人乱砍树木。由于水电等清洁能源充足价廉,挪威的煤矿早已关闭,该国的森林、草地、雪山占地域总面积的70%。瑞典的人口虽少,森林却十分繁茂,自古就有欧洲贮木场之称。卢森堡也是一个只有40多万人口的小国,然而其森林覆盖率竟高达70%以上。
野生动物与人和谐相处
欧洲人保护野生动物的措施令人感叹不已,捕食野生动物一向被西方人视为最大的耻辱。据德国一媒体报道,某国几个留学生初到德国,看到一群野鸭,顺便逮了一只煮起来,正准备美餐一顿时,警察闻讯赶到,最后这些留学生被注销了学籍。。从那以后,每批留学生到德国,该国驻德使馆给他们上的第一堂课就是如何爱护野生动物。在法国卢浮官外、协和广场、塞纳河畔,在挪威的城市公园里,在德国的海滨,随时都可见到美丽的野鸽在人丛中自由穿行,洁白的海鸥在游人的手中觅食。不少人将家中的面包切碎或带一些鸟类喜食的葵花子等,到公园、广场空地上喂野鸟。公园、街边的矮树丛中的鸟巢,从没人损坏。公园里和许多人家的花园还建有很多人工鸟巢,让鸟儿有吃有喝,来去自由。在卢森堡城北约70公里的地方,有两座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桥,是当地特意为野鹿修建的专用桥。这两座桥横跨卢森堡至德国的高速公路,主要是为方便公路两侧的野鹿行走过往,减少它们横穿公路的危险。桥上还设置有电子探头,以便远距离观察野鹿的生活、行踪和繁殖情况,真可谓独具匠心。
多管齐下治污染
为减少城市的污染,欧洲一些国家多数仍保留着有轨电车,虽然车辆比较窄小,车内客座率也只有20%,可电车招摇过市时既可供人们观赏沿途景物,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污染。为了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各国都制定了排放标准,并对私人购车加征重税,对城乡公共汽车进行补贴。在欧洲高速公路两旁的加油站,可见各种车辆加汽油的很少,多数加的是柴油。为什么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又大都是好汽车,却不加汽油而加柴油呢?原来是因为柴油燃烧得比较彻底,对空气污染相对较小。同时,各大城市的地铁四通八达,多数是两层的,大大缓解了地面行人、车辆的拥挤,也减少了汽车尾气所造成的污染。在欧洲许多国家和城市还兴起了骑自行车热。如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道路两边的树旁和护栏都有序地排满了各色自行车,构成了这座城市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欧洲也是戒烟最严格的地区,无论是飞机、汽车、轮船上,还是餐馆、酒吧、咖啡厅,都一律严禁吸烟。
欧洲人尤其是北欧人最喜欢安静,讨厌噪声。丹麦和挪威一些国家规定,大白天所有的汽车都要开着灯行驶,既可引起对面来车和行人的注意,又可不鸣喇叭减少噪声,使人们看到车多如流水却听不到喇叭声。在商场和餐馆,虽然人很多,却从没有人高声叫卖、大声喧哗,街市也听不到卡拉OK乱吼,即使酒吧里放的背景音乐,音景都很小。著名的法国戴高乐国际机场,人特别多,却出奇的安静,只见人们静静地阅读着机场提供的免费报刊,或用带耳机的“随身听”听音乐、学外语,或相互轻声交谈。
处理垃圾别出心裁
西方人为保护环境,对令许多人头痛的垃圾处理别出心裁,城市的每家门前都有两、三个垃圾桶,人们自觉地将垃圾分类放入。德国人在处理垃圾时,把一些易腐烂的茶叶、根、茎等装入袋内,环卫工人收集起来弄碎后埋在地下或树下,或在草丛中作施肥用,而将一些不易腐烂的果核、木屑等分装在另外的袋内作专门处理。如果有人不把垃圾分装,环卫工人第二天就会将一大袋垃圾堆在他的门前作为惩罚,还要他妥善处理好,送往指定地点。城市道路两旁设置的垃圾桶并不比我们国内多,街头上偶有烟蒂或废纸,很快就会被一些志愿者捡起来。西方人爱好动物,牵狗上街成了时尚。然而凡牵着狗在街上时,如果狗拉了粪便,都会果断地用事先准备好的袋子收拾起来,没有随便乱扔的现象。即使人们夏天进入深山无人区露营后,也都会自觉地将垃圾带回或者深埋。
宾馆不备一次性用品
在我国一些城市宾馆、酒店和招待所,为方便旅客、招揽生意,达到“宾至如归”,各种简便一次性用具齐全。在欧洲就不是这样,各宾馆的房间四壁、被褥、浴缸洁白如新,看上去十分满意,住着舒适,然而就没有配备一次性用品,没有一次性牙膏、牙刷和塑料拖鞋、塑料袋等。这并不是宾馆吝啬,而是出于对环境保护的考虑。欧洲一些国家野外没有漫天飞舞的塑料袋和随意丢弃的塑料瓶等白色污染。在挪威的超市购物,交回一个0.5升的塑料瓶可抵扣1.5克郎,1.5升的饮料瓶可抵扣5克郎,超市的每个塑料袋要收费1克朗(约兑人民币1.18元),政府之所以这么做,主要不是为了节约,更多的是鼓励人们回收废物,限制人们使用可产生废物的用品,更好地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