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这场杀出国门的战争也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
如,朝鲜第三次战役时,李奇微因决战失利,决定弃守汉城。
对于当时的混乱场面,李峰先生是这样写的:"一批批士兵缓缓拥过汉江桥,庞大得看不到边的机械化部队从江面上的浮桥上慢慢驰过,重型武器将浮桥压入了冰层下的江水......李奇微的心都提到了噪子眼。‘中共军只要用重炮轰几下,第八集团军就完了!'
韩先楚就站在离李奇微不远的地方,他知道敌军正在溃退,他已经下令全力追击,十几万的美军就挤在那座桥上啊......只要有大炮,哪怕一门都行,然后对着汉江桥轰上一阵......唉,一门都没有,炮兵跟不上来......他的军队只能像人类最原始的军队那样赤着脚在雪地里奔跑......韩先楚狠狠跺了跺冻得铁硬的泥土......"
而打到后期的"金城战役"时又是怎样一副情形呢?
李峰先生这样写到:"一九五三年七月十三日夜九时,浓云低垂,天地间一片昏暗,天气闷热得让人窒息。中国军队一千零九十四门火炮在一片沉寂中突然齐声怒吼。东起北汉江,西至下甘岭,几十里的敌军阵地上浓烟滚滚,铅色的阴云被映成一片紫红。短短二十八分钟内,一千九百吨炮弹在被倾泻到南韩首都师、三师、六师、八师阵地上。
二十八分钟内发射一千九百吨炮弹,这是战争初期中国军队根本不敢想象的事。这是中国军队在抗美援朝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炮击,也是中国军队第一次占据了战役地面火力优势。此次炮击的重点方向,中国军队火炮密度达到每公里正面一百二十门左右,密度达到了二战中打得最激烈的苏德战场上的一般标准。《美国第八集团军简史》记辞:‘令人难以置信的大量炮火在头上呼啸,在呼啸中,他们前赴后继攻击这个地区的大韩民国防线。在共军的猛攻下,前哨阵地一个接一个被打垮了。'
中国战史记载:‘敌集结位置打成了一片火海,活像钢厂刚出炉的铁水,灌满了山沟、平地,顷刻间,敌人化成了骨灰和烤肉......'
美军基里上尉这样描述道:‘我们被打得落花流水。我身边的无线电员和中士都阵亡了。而我连前往增援的六连也只剩下十几个人。那里根本没有藏身之地,中国兵发射的迫击炮弹每秒钟一发,可怕极了。'"
同时,中国军队正在从体制上由国内战争比较原始的军队组织系统向现代化军队结构过渡,并破天荒地开始组织步、炮、坦、工诸兵种协同战。而且,仅仅两年时间,中国空军也白手起家,将残酷的朝鲜战场作为训练基地,神话般地从一个航空兵师、几十架作战飞机发展到拥有二十三个航空兵师、近三千架飞机,其空战的实力仅次于美苏;以让人眼花缭乱的速度从一百多支各国空军中的倒数位次跃居世界空军第三位。
现在,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没有朝鲜战争,我们的军力绝对提高不到这么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