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丁(Martin)B-26“劫掠者”(Marauder)是二战中美国最受争议的机型之一。由于翼载偏高,着陆速度过大而频繁引发训练事故,因而恶名不断,为此“劫掠者”在服役中曾面临 4 次停产撤编的局面,但每一次都能化险为夷。实际上 B-26 是欧洲战场上陆军航空队最重要的中型轰炸机,到 1944 年航空队发现 B-26 是欧洲战场上战损率最低的美军飞机,每百架次出击损失少于 1.5 架。
尽管服役期间 B-26 数度改进以减小着陆速度,但始终高达 210 公里/小时左右的接地速度仍伴随各种改型。除此之外“劫掠者”并没有特别恶劣的飞行特性,且单发性能特别好。尽管在一段时期内 B-26 被认为是十分危险的飞机,以至于机组人员竭力避免被分配到 B-26 单位,平民渡运飞行员甚至拒绝驾驶“劫掠者”转场。最后军方终于向这些人证明如果机组经过充分的训练并正确操作之后,B-26 可以飞得很安全。与 B-25“米切尔”(Mitchell)相比,B-26 对机组的要求更高,一旦机组驯服了这批烈马之后,“劫掠者”会表现出同级别其他机型所无法匹敌的优势,在载荷/航程/速度等指标上凌驾于同类机种。
本是同根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