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溯源
随着美军逐步逼近日本本岛,越来越多的难题摆在了美军参谋人员的面前。入侵一个岛国唯一的路径是从海上,并且在登陆之前要做大规模的轰炸准备。但是在1943年时盟军拥有的所有轰炸机和战斗机都无法胜任这一超远程任务,此时 B-29超级堡垒战略轰炸机已在生产中,陆军航空军还需要一种远程战斗机为之护航,预想中日军的防空火力将空前猛烈。
为此北美航空于 1943 年末着手研制 P-82 战斗机。当时在太平洋战场使用的单座战斗机在进行超远距离飞行时会使其飞行员相当疲劳,战斗机飞行员往往需要在狭小的座舱内呆上 8 个小时,返航后全身汉湿,精疲力尽而无力自己爬出座舱。看起来将远程战斗机设计为双座会是一个好主意,北美航空提出将两具 P-51 的机身通过矩形的中翼段和水平尾翼连接在一起,并保留 P-51 的外翼段,这样不必进行全新设计,减小了风险。该项目公司型号 NA-120。
XP-82
1944 年 1 月 7 日,陆军航空军订购了 4 架原型机,型号指定为 XP-82。基本沿用了 P-51 的机身段,但是在机身的水平尾翼端前插入了一段背鳍段,使机身加长了 1.45 米。外翼段在外观上看起来与 P-51 类似,但是内部的经过了完全重新设计,以承受大幅增加的机体重量并增加内部载油量。中翼段后缘有全翼展襟翼,翼下可以安装一或两个加强型挂架,每侧外翼段下还有另外两个加强型挂架,全机共有 5~6 个加强型挂架。由于滚转惯性增大,在每侧外翼段的副翼长度增加并分为内侧和外侧两段,以减轻在高 g 负荷下铰链所受扭力,避免出现副翼粘连。
XP-82 的发动机是两具 1,860 马力帕卡德-梅林 V-1650-23/25,驱动两副航空产品公司出品的螺旋桨。为了消除扭力效应,两具发动机输出轴旋转方向相反,其中 V-1650-23 安装在左侧机身,从机头方向看输出轴按顺时针旋转,V-1650-25 在右机身,输出轴逆时针旋转。XP-82 的主起落架支柱与外翼段根部的前翼梁相连,机轮向内收入机身和中翼段内。军械为安装在中翼段内的 6 挺 12.7 毫米白朗宁 MG 53-2 机枪,每挺带弹 300 发,另外还可以在中翼段下挂载一个机枪吊舱加强火力,内部装有 8 挺机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