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彩釉瓷恋人像是1965年4月埃及政府赠国务院副总理陈毅的礼品。
埃及的瓷器深受中国的影响,远在唐朝时期,商人们就穿越戈壁滩上的丝绸之路,将大量的中国陶瓷运

宋朝时,中国瓷器向海外有了更大规模的输出。成书于南宋时期的重要历史文献《诸蕃志》,就记录了我国与亚洲和非洲进行陶瓷贸易的15个国家和地区。丝绸古道上的各国人民不仅喜爱中国瓷器,而且有条件的还纷纷仿制华瓷。13世纪时,波斯人仿制宋瓷碗,上面画有凤凰图案。埃及的能工巧匠们也仿制中国瓷器,法蒂玛王朝时一位名叫赛义德的工匠仿造宋瓷成功,并教授了众多的徒弟。最初仿制青瓷,后来又仿制青花瓷。瓷器的形状、花纹都模仿中国,仅瓷胎使用埃及当地瓷土。据11世纪中叶到过埃及的伊朗宣教师那绥尔·胡斯罗说,当时,仿制品已达到很高水平,它们“十分美妙和透明,以致一个人能透过瓷器看见自己的手。”注重时尚的埃及工匠们,还随着舶来的华瓷品种的变异而不断更新自己的仿制品。当9至10世纪输入三彩陶瓷时,就模仿三彩陶瓷生产产出多彩纹陶瓷;当输入白瓷时,便仿制了白釉陶瓷。到了11世纪以后,就逐渐仿制青瓷、青白瓷复制品。埃及瓷器制造数量极为巨大。
这件赠陈毅同志的瓷釉恋人像是采用釉下彩工艺,釉面光滑平整,光亮均匀,釉下色彩清晰、鲜艳,不易磨损。此礼品塑造出一对热恋中的年轻男女,身着传统的阿拉伯服装,男青年的手臂轻轻的搂着自己心爱的人,女青年紧紧倚靠在伴侣的身旁。他们深情款款,亲密无间。该礼品充分展现了埃及瓷器工匠的精湛工艺和高超的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