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是中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特有的门类和审美对象,无论是礼仪用瓷,还是日常用瓷,都反映了历代的工艺制作水平,有些还反映出了人文内涵和审美情趣。我国民间确实有许多传世的构思巧妙的艺术品

七巧板,又名益智图,是一种拼图游戏。它是用5个三角形,一个正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七块板,以各种不同的拼凑法来拼搭出千变万化的图案形象。因设计科学、构思巧妙、变化无穷,能活跃形象思维,特别是启发儿童智慧,所以深受广大人民的欢迎。在中国还是闭关锁国的时候,许多外国人对中国并不了解,当时有一个外国商人把中国的“七巧板”带回了国,他们这才觉得中国原来并不是一个“野蛮原始”的国家,而是一个有着丰富、深远文化内涵的古文明国度,这才重新认识了中国,从此加强了与中国各方面的交流来往。七巧图的起源目前尚无定说。在西方,它被称为“唐图”tangfam意即“中国图”。但七巧图却不是“唐朝”发明的。根据近代数学史学家们的研究,七巧板渊源于宋代的燕几图,到明代发展为蝶几图,到清代才演变为七巧图。而七巧板的创造者,是明、清两代居于中国东南沿海一带的水上居民。
七巧板的材质多种多样,山东省章丘市馆内就藏有一套清西厢记的粉彩描金七巧盘如图,拼合后为边长23厘米的正方形。*部饰赤金边,釉面细腻洁洁白;盘中的人物绘画精致,着色明暗清晰、层次分明,很有立体感。七个盘中分别描绘了《西厢记》中惊艳、许婚、退贼、听琴、赶考、拜堂等七个场景,构图匠心独具,场景与人物的安排生动和谐、情节突出。人物描绘多以工笔画手法,崔莺莺和红娘的形象娇美可爱,体态窈窕婀娜、轻盈飘逸,神态恬静自然,充分展示了当时制瓷业与文化底蕴、艺术情趣等的完美结合。整个作品绘工精细,色调和谐雅致,也表现出作者人物画的深厚功底和极高的艺术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