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是椰子树上的果实,切开之后,里面是白色的椰子肉,富含脂肪,主要成分是桂酸、豆蔻酸、棕榈酸所包含的甘油酯,提炼之后,可食用或用于食品加工业和制作肥皂等轻工产品。椰子的果壳外有一层红棕色的绒,称“椰子绒”,质强而脆,粗者可制成刷子,较长的纤维可做绳索,短而卷曲的纤维可纺纱,用于包装的织物。果壳呈球形,顶端有三陵,直径有30~40厘米,成熟时呈褐色,质地坚
实,可做乐器和各种器皿。用椰壳做成的乐器称椰胡,琴筒用半边椰壳制成,面板为桐木,二弦,按五度或四度定音,发音较二胡低沉浑厚,常用于合奏,是我国民间乐器。由于果壳坚实又有韧性,在果壳上雕刻,便成为艺术品;再与具他材料结合,就成为具有艺术性的生活用品。品种有镶锡、镶银、檀香木嵌镶、贝雕镶嵌、清壳等。雕刻的手法有平面浮雕、立体浮雕、通雕、沉雕等。风格古朴,深浅得宜,造型优美,是海南民间工艺品。椰子树属棕榈科,属长绿乔木,分布在热带。它的树叶呈鸟羽状,长4至6米,每叶有180至250片小叶,小叶呈线形,所以古人左思在《吴都赋》说:“椰叶无阴”。这种树原产马来西亚,明末清初引进我国,在海南岛、雷州半岛、台湾南部、云南西双版纳都有栽培,因此这些地区都有椰壳做的生活用品。作为艺术品,特别是贡品,则以广东省的海南岛为主,在清初康、雍、乾三朝被称为“天南贡品”。椰子碗最大特点是可用热食,手端烫碗而不烫手,因此特别受蒙、藏王公贵族的喜爱,他们用来喝奶茶。老北京的黄寺、雍和宫,河北避暑山庄都有这些藏品。故宫里的椰子碗碗,也大都是为满、蒙贵族喝奶茶而备用的。民国初年,这些椰子碗大都从庙里、宫里流散出来,因为不值几个钱,流落在旧货摊上,无人问津。只有那些关注民俗学
、民族学的学者,才留心收集这些来白民间采集的艺术品。这是一件清乾隆时期的椰子碗,通高7厘米,径15厘米,黑色椰壳,平面浮雕,内镶银碗胎。足高1厘米,足径5厘米。见图一。它的雕刻纹饰很有海南黎族的民俗风格:它以黎族宗教中的四种法器为中心图案,以飘带为纽带,相互连接;上下为团云纹,间隙中有稻田秧苗图案,整个画面表现出黎族生活和信仰的特征。细部见图二。图案设计合理,刻工手法细腻,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把玩此碗,手感也很好,由于有刻纹,虽然沉甸甸的,却不易从手中脱落,餐饮烫食,的确很实用。
应当注意的是,椰子碗并非我南国所独有,此物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等南亚、东南亚诸国也都有,早期西藏宗教领袖和上层贵州所使用的椰子碗,大都是从印度进口的。从造型和纹饰,不难判断它们的国别和年代。
(2006年4月12日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