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晚秋时节,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在本市皂市镇一位老人手中,以一包烟的价格购到一件青花小碗见图。口径12.8厘米,足径5.3厘米,高3.8厘米。口沿外撇,扳平唇,浅弧腹,矮圈足。内沿饰弦纹一圈,碗内绘兰草纹。
胎色白灰,质地较疏松,内含杂质。从底足看有孔隙和裂缝,从中可以见到颗粒状结晶。底部表面有少数黑褐色钉点和窑红。
釉面白中微青,施釉欠匀净。放大镜观察有浊状感,类似一朵朵柳绒花,含有黄褐色和白色星点。碗心釉面有粘砂,有缩釉和落渣。外壁棕眼较多,深者可见到胎骨。圈足边缘有爆釉点。口沿剥釉而形成红褐色毛口。釉内可见到细小密集的气泡。
青料为国产料,发色浅淡泛青灰。笔画交界处附褐色小圆点,有的笔画出现较深色的边缘线,既不是勾勒,也不是“分水”,而是笔中所含青料多寡和绘画时中锋运笔所致。
纹饰布局以植物纹为主题纹饰,绘画于碗内显著部位,辅助纹饰以弦纹绘于碗口沿。绘画笔锋太露,一笔点画不拘泥于细节,爽利劲健。观其运笔特点,行笔收笔一气呵成,毫无迟滞。碗内所绘兰草,与江西高安博物馆藏元青花小碗,碗心所绘兰草基本相同。
造型规整,碗外壁不平,有明显的手工拉坯痕。从下往上逆时针方向,下窄上宽0.5~0.8厘米有七道旋痕。圈足矮浅,足墙较宽,外壁内敛一刀斜削,挖足甚浅0.1厘米其边缘成锯齿状。底部有放射状跳刀痕,中心有乳突。胎釉交际处有火石红一圈。足端边缘有少数釉点。
&综合上述诸方面特点,笔者把此碗初步定为元青花。究竟属“延礻右型”,还是“至正型”,或是介于两者之间,或是全然不是,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相关实物论证。
需要说明的是:一、图碗的高度为3.8厘米,与国内陶瓷界所说的“延礻右型”多在5~7厘米左右比较,相差许多。二、学界公认“延礻右型”纹饰布局特点:构图突出一组主题纹饰,绘画于器身显著部位;其余均为辅助纹饰,绘于口沿或足部或其他部位。仅仅可供参照的是高安博物馆藏元青花小碗,其外壁主题纹饰为缠枝菊,口沿边饰简笔回纹,碗心绘兰草均为辅助纹饰。而图碗主题纹饰为兰草绘于碗内,口沿以弦纹为辅助纹饰。两者相比,前者繁而后者简。三、国内有专家谈到国内出土元青花的有指窖藏与墓葬北京、河北、江西、江苏、安徽、湖南等10多个地区,就是没有湖北尚待发现更不用说江汉平原了。但据图碗原持有者讲,他是从修襄荆襄樊——荆门铁路皂市段天门市境内工地的一个民工手中得到的。笔者查阅《天门县志》大事记:元代至元十年1273年元将伯颜与宋军在风波湖大战。这仅仅是一个历史背景。
笔者认为上述三点各自不同的差异,前两点同属于制瓷工艺演进过程中,所具有的共性的差异。元代早期沿袭宋代型制和装饰艺术是客观存在的。宋青白瓷有浅腹碗,元“卵白釉”也有。就纹饰而言,1957年浙江省龙泉县发掘金沙塔塔基时,共出了13片青花瓷“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这13块宋青花口腹部残片纹饰为菊花纹、门纹、复线圆圈纹与弦纹;1970年秋,在浙江省绍兴县拆除环翠塔时,在离地表一米的夯土中发现一枚青花翻口碗的腹部残片,口沿饰弦纹,青花发色呈淡淡的蓝青色。塔基中所出的塔牌证明此塔建于南宋咸淳元年,即公元1265年。其次,元代制瓷业在造型和装饰工艺上有较大的随意性。如高安博物馆藏的6件梅瓶的盖,有带管柱形子扣的,有不带的;有的梅瓶口沿转折处呈弧形,而典型元代梅瓶口沿转折处呈直角;又如2件荷叶盖罐的高度、腹径和盖的大小、子口的高度、盖钮的造型也不一致。这也足以体显元代工匠的个性,以及各自的喜好和习惯。除此之外,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需求习惯也不尽相同,作为生产者理应与之相适应。今天,当人们在探讨和鉴别元青花时,不可以因某个局部的某个特征与书本或者馆藏器不相符,就全然放弃或“一票否决”。尊重历史、尊重实践、尊重科学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客观事实。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以及考古工作不断深入,笔者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元青花被发现。一个不再神秘,而耐人寻味的元青花面目,将会更加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2006年8月9日8版)